听说我善良可欺

第39章 本心(1/3)



县衙几人一起吃饭时,聊起如今县里的情况,秦简音想起壶底城的乞会,感慨道:“要是天下孩童都不必辛苦劳作,能吃饱穿暖,并且也能去学塾读书就好了。”

读书能明事理,长见识,即使不去科举入仕,多念书也能有所裨益。不见卢员外家财万贯,还对读书人以礼相待,教导子女念书写字。

楚阳憧憬地说:“等县中有些余钱,咱们一定办一个穷苦人家也能去的书塾。”

众人想象着将来青石县一片朗朗书声,人才辈出的盛景,便觉眼下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县中事多,秦简音到了卢家也不轻松。

霍老先生知道他在给云姑娘讲《论语》,便把大公子卢告也带到他的书房听讲,说虽然自己以前讲过一遍,还是不如让卢告多听听不同的见解。

虽然卢告的理想是做个大商人,不过一直没落下学业,自然一百个赞同,但是卢云可烦透了,或者说,她嫌书房里人多碍事。

平日她读书的时候,连侍女都得乖乖待在一边,不被允许多在书房走动。

她还牢牢记着呢,霍逸有一回说她没个端庄的样子,顽劣不可教。这可真恼人,谁愿意整日听老学究责骂呢?

因此卢云老大的不乐意,拉着个脸,书页掀得哗哗响。秦简音略提了几句,她才稍微消停一会儿。

今日秦简音讲到了“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一句。

对这句话,秦简音的解释是,人人也许都会遇到困难的境地,但困窘之时,君子可以长久固守本心,而小人就容易放纵,胡作非为。

卢告问道:“学生知道固守本心是要坚持好的品德,可是胡作非为该做何解?是偷盗骗抢、欺凌他人,还是祸乱朝纲?”

单只说胡作非为,那么定义就很宽广了,或是骗人钱财,或是扰乱天下安宁。

秦简音笑道:“卢公子思虑周全。以余愚见,不从礼,害他人,是胡作非为。”

不尊礼法,妨害他人,若是君子,哪怕陷入困境也不会如此作为。

卢告好奇,请他细细讲解如何才算作不尊礼法。

待他解释之后,霍逸忽然问:“可若是没有途径脱离困境,即便固守本心,意义何在呢?”

秦简音道:“身陷困境,有一线生机,那便追寻不息;如若毫无希望,不见光明,也应安贫乐道,坦然待之。”

“说起容易,要做到可难啊。”

霍逸叹道,神情有些黯然,大约是想到自己屡试不中的经历,感念颇多。

安贫乐道,写在纸上,不过轻飘飘四个字,加诸于身,却是道不完的辛酸。

“在晚辈看来,固守本心,即使为工为匠,为奴为仆,身遭百难,亦不可令人摧折。”秦简音回顾自己一路来到衮州的境遇,勾起唇笑了笑,目光一转,其中似有潋滟水波。

他这一笑,叫卢云看呆了。

霍逸惆怅地摇头,“可工商并非正途,为奴更是辱杀人,如此尚有本心存否?不过‘穷斯滥矣’。”

究竟什么才算得“穷斯滥矣”?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昌国从前反击辰国,可后来西征伐辰,积年所作所为是君子,还是小人呢?

征战杀伐、并地破城,体现在个人身上,是一件祸事,是上头换了主事官员,是谁家遭了难,谁家死了人。在更大的层面上,是律法变动、地方安宁,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是一个朝代的兴衰。

辰国灭亡,可昌国却较往日更加富裕,更加兴盛,治下百姓安康幸福。

好武兴征,是对是错?君子小人,真是简简单单就能定义么?

秦简音扪心自问,不能。

见他出神良久,卢云还以为他被为难了,有些不高兴。

她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有颗争强好胜的心也是常事,哪管两人话里的玄机,只是不想看见自己的夫子落了下风。

而且卢家便是商人发家,霍逸刚刚言语间说到工商皆非正途,触了她的霉头,她就非得戳一下霍逸屡试不中的痛脚。

她冷笑一声,道:“那霍夫子你为什么不去科考当大官,偏偏待在这穷乡僻壤小地方,给商户出身的子女当夫子呢?岂不也是‘穷斯滥矣’?难道这就是你的本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