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50章 第50章(2/4)

最有毅力最有恒心的人了,如果她能上大学,以后一定能取得一番大成就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八点半,教委的办事员来开了门,搬出的桌子和指示牌,准备工作。

十点左右的时候轮到了林若云。

她可算知道为什么那么慢了,每项资料都要严格审查,问个人经历、问家庭成员的工作情况,还要考核政治思想,全部通过了才能签字交钱。整个流程走完,一个人至少要十分钟。

陈爱学就在她身后,她得等一会儿。

估计审核的时间快要截止了,还有这么多人没审核,教委也着急,又往外搬了几张桌子,准备增派人手。

恐怕今晚还真得加班。

陈爱学是三代贫农,在这个越贫穷越光荣的年代,他的身份是极好的,所以没花几分钟就结束了。

十点半不到,两人打算去买点东西。

先去了百货大楼,买了一个收音机,用来听新闻,这考政治考语文,还真得学学收音机里的文章写法。

除此之外,也是为了好好学普通话。川省人大多平翘舌不分,偏偏语文第一道题目就是给句子注音,“似乎”是sihu还是shihu这个词就叫夫妻俩当时争论了许久。这种基础题的分数不能丢。

并且去上大学了,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块,各地方言不同,怎么交流?只能用普通话啊。

收音机是必买的。

听说还能有英语播报后,林若云就更高兴了。

接下来两人又去了书店,买词典,除了学拼音,还要学修辞,这个修辞造句以及句子成分和结构的划分考得挺多的,和古代不一样,所以这是夫妻俩比较头疼的地方,得好好准备。

买完后两人就骑着车回家了。

虽然也想念国营饭店的红烧狮子头,可今天花的钱实在太多了,舍不得,还是回家吃吧。

中午两人吃过饭,歇了一会儿,就去上工。

因为上午没上工也没来得及请假,下午自然要补上。

到了晚上,两人就边吃饭边听收音机里的新闻。

吃饭的时候门没关,声音自然就传到了院子里,柱子是个爱热闹的,立马跑来看。

“三叔,这是啥啊?”

陈爱学解释道:“这是收音机,跟大队的喇叭差不多。”

“哇撒,真么厉害!”

柱子一溜烟跑出去,边跑边嚷:“爹、娘,爷爷、奶奶,我三叔家有收音机了。”

哦豁,全家都晓得了,都整整齐齐的跑到了老三房里,来看这稀罕物。

“这个东西可真俊,上头全是铁,值不少钱吧。”

“就这么小的家伙,能听到去全国的消息,真是厉害。”

“老三,这能听戏不?”陈爱国目光灼灼。

吴氏立马一掌拍他头上,“去你的,想得倒美。人老三买这收音机是听新闻、学普通话的,是干正事的,哪是给你听戏的。”

原本老三参加高考这事,她是没放在心上的,本想着试就试试呗,结果老三还真考过了摸底考试。毕竟大队有几个知青都没通过呢。

这一下就叫吴氏看到了希望。

若他们老陈家出个大学生,多光荣啊。

要不是分了家担心另外两个儿子心里不舒坦,她都想给老三家洗衣做饭喂猪,让他俩口子啥也不干就一心一意的学习。

可惜分了家,帮衬也不能明里帮衬,她也就只能多打点猪草再分给老三家,偶尔烧了鱼给老三家端过去。

陈老爹也发话了,“老三买收音机,是正经用途,可不是你们拿出去炫耀的由头,要是谁说出去了,叫了人来找老三借收音机、或是叫了人来这听戏,看我不打断他的狗腿。谁都一样!”

跟吴氏一样,他也期盼着家里能出两个大学生,给家里的门楣添点光。

众人都听明白了陈老爹的话,点点头不敢违背。

自打去教委交了钱签了字后,众人学习的精神头更足了,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上工的时候都在背书。

你背你的,我背我的,叽里呱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