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妇的七零奋斗录

第50章 第50章(3/4)

,像鸭子一样,但没人笑话他们,反而暗暗羡慕,这都是能参加高考的人啊,是未来的大学生。

什么国之栋梁,农村人不懂,但大家都明白大学生意味着什么,城市户口、商品粮,不吹风不晒太阳,就能一个月领四五十块钱的工资。

谁不羡慕呢。

这样的心怀憧憬、全心拼搏的日子,是非常快乐非常充实的,也过得飞快。

一转眼十一月就过完了,要准备进城领准考证了。

12月1-3日这几天是领准考证的日子。

有了上一回的经验,夫妻俩这天早早就起床了,包里装着书、水壶和鸡蛋饼,把手电筒绑在车头上,天还没亮就出发进城了。

到了县教委,铁栅栏大门没打开,外面已经是人山人海。

林若云和陈爱学挤不进去,干脆就在边上坐下看书。像他们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九点钟大门打开,众人一窝蜂的冲进去,有的人被踩掉了鞋子,有的人被推倒,逼着办事员拿着大喇叭一直在吼“排队、排队”。

十一点多时,林若云才领到自己的准考证。

巴掌大小的一张纸,最上面是一排大字“川省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下面一排的中间是加黑加粗的“准考证”三个字。

下方左侧有五条横线,依次是姓名、报名号、报考科类、县区、考试地点,右侧是寸照。

最下方是“考试科目及时间表”,10号上午是政治,下午是史地,11号上午是数学,下午是语文,12号是外语(加试)

发放准考证时,又检查了一遍证明信、照片和本人,一一查验过,办事员才在准考证的照片上盖下公章,表明这个准考证是有效的。

拿到准考证后,众人就更紧张了。

大家都觉得自己还没复习多少呢,怎么就要考试了呢。

实际上川省这边还算晚的了,北边一些省份是11月278号考的,东南沿海省份大多在12月初这几天,川省则是12月10号开始。

就在林若云拿到准考证这天,鲁省的高考正好全部结束。

林若绣也是报的文科,但没有参加英语加试这一项,所以昨天就结束了。

相对大多数人来说,她复习时间十分充裕,又是省会城市抢购资料非常快,所以她准备得极为充分。她也自觉考试的结果还不错。

神经紧绷了这么多天,今天可算能好好放松,她回了娘家,打算看看那两个孩子。

不过太久没不见,那俩孩子对她一点都不熟悉,她一抱就哇哇大哭,还是郑立强替她解了围。

看见郑立强,她便问他考得如何。

郑立强顿了一下,“还行吧。”

林若绣点点头,“那就好。”

她转身去厨房帮忙。

郑立强望着她的背影,苦笑了一下。

其实他考得不好,好多题目都不会做,但看她那么高兴,他不忍说出来破坏她心情。先瞒着吧,能瞒一时是一时。

同样考得不怎么好的还有林若锦,她复习时不够专注,没办法需要分心的事情太多了,到了考场上,一看题目都觉得熟悉,但又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的。

走出考场后,她很后悔,如果当时她能坚定一点、少睡一点觉,多看几遍书,兴许结果就会比现在好很多。

林振兴陪着钱小羽也参加了考试,钱小羽倒是不好不坏,林振兴则是会写的就填上,不会的就空着。反正他是陪考的。

他不在乎高考的机会,但有人在乎啊。

华国的最南端,粤省宝安县。

天还没亮,金贵旭就跟着人到码头卸货。

这批货从港城过来的,来路有些问题,只能在半夜三更时交易。

等了半个多小时,也不见信号,但还得继续等下去。

夜风从海面上传过来,带着咸咸的腥气和水汽,叫人觉得浑身发冷。

金贵旭很想撤,可他不能撤,他没有钱,他得生活。

扛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