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熙女帝秘史

第2章 壹:蓼蓼者莪(1/2)



日始时分,你在云嘉的服侍下身着由粗布苴麻所制的五服斩缞,踏着尚暗的天光向西穿过西内苑,通过安礼门来到太极宫的第一大殿——太极殿。

太极殿在长安三内诸殿中地位最尊,每遇登基或殡葬告祭等大礼常于此殿进行。

父皇的梓宫安置于太极殿殿西,以绣黼覆之,其上设帐幕三重。入殿向西便能看见最外以一尺见方、六尺长的柏木,垒成庑殿顶的攒宫,四壁以白泥涂之。攒宫东侧设灵幄,其内几案服御如父皇生前。

太极殿外两阶处各竖“画日月,十有二族,杠九仞,存委地”的太常旗,殿前立“以绛,广充幅,长二丈丸尺”,上题“大宝圣文孝德皇帝之柩”的铭旌。因殿中无风,那铭旌死气沉沉地直垂于空,葳蕤生凉。

你从一旁侍立的奉礼郎手中接过三根祭香,跪在灵幄之前,后面……就是父皇的灵柩。你透过灵幄的缝隙和忽闪跳动着的昏黄烛光去望那金丝檀木的棺椁——

它深邃厚重,又实在高大,近乎要与站立时你的胸口齐平。你能清晰地望见那棺的层层大漆上立粉贴金着雕镂出的两条腾云驾雾着的飞龙,那龙被暗八仙团团簇拥着,四方的古琴古画、梅兰菊竹、桃榴寿果……都尽数镌入在那一方鸦黑可怖的柩枋上,烙印在这一方不大不小的“安乐宫”中。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你静望着材面上烈火烹油般的“寿山福海”,心中陡然生出许多悲凉。

你的父亲,在位二十二年,大昭的土地亦安稳了二十二年。世人皆赞他温良谦恭、通儒达识,是慈君,是明主。可在他油尽灯枯的那夜,他却哑声告诉你,他自知自己未有太宗皇帝的雄才伟略,做个仁君善主,他已尽了全力了。

他说他少年登基,鲁钝怯弱,只能死死守住太宗的社稷。他派安定公主和亲,派燕王领西突,已背够了国人唾骂文武痛斥……他说他对不住父皇,对不住母后,对不住发妻,也对不住你与姐姐……

你听着太祝的悼词缓缓叩下身来,气力浑然——

“罄宇凝氛,曀昏辰象,绵区作梗,摇荡江河……”

一拜。

“自栉风沐雨,遂成弭沴,忧劳庶政,更起沈疴……”

再拜。

“……道存物往,人理同归,掩乎元泉,夫亦何恨矣。”

三拜。

夫亦何恨矣……

夫亦何恨矣……

你奉三香于灵案坛中,暗灰的烟痕在你的视野中交织出一副青灰的画来。

你退身跪于蒲团之上,双手交迭,前额俯顶。幼年逝母,少年失姊……你忆及零珠碎玉的椿萱并茂,如今终是白云孤飞、藉草枕块,不禁潸然失声。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待到辰时,你简单在别殿用过白粥又回到梓宫中跪守,却看见一侧的蒲团正跪立着一个小小的身影。

“锦妹妹?”

那小人回过头来,眼睛红彤彤的,正是你唯一的妹妹——皇三女平河小公主,秦若锦。

秦若锦的母妃是德妃薛氏,承德十五年生,正处髫年,最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可她此刻的模样却实在让人心疼——小丫头往日眸中的光彩全无,雪白的小脸蛋上纵横着几条泪痕,眼泪还在啪嗒啪嗒地往下掉。

小丫头见你来了想要起身“姐——”,话到嘴边却又像想起什么了一样,收回动作来,笨拙地朝你俯拜。

“……拜,拜见皇姐陛下。”

说着,她还抬眼怯生生地瞧你,小嘴一瘪,眼泪又是啪嗒啪嗒。

你心下酸楚,忙走过去将小丫头抱在怀里。

“好了好了,小锦儿,姐姐在呢。”

你拍着她的背顺气,只听见耳边小丫头断断续续抽噎的话。

“姐姐……呜呜父亲,父亲是不是以后要一直睡着那个大匣子里,再,再也回不来了……”

闻此你退出身来,面上苦笑,抬手擦去小丫头满脸的泪水。

“父亲……要睡在那个匣子里面,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一个我们要很久以后才能去的地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