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我带男队奥运夺冠[田径]

第16章 第16章谁说我不会跳远(2/3)

么可能有时间去练跳远?

“教练,去量一下啊!”

“就是,再不量等会沙子被吹平喽!”

教练无奈,只得掏出随身携带的卷尺,他让吴旭拉住一头固定在起跳线,自己则拉住卷盘往后走。

五米,五米五,六米……

卷尺拉到六米,竟然还没到金雪的落点,教练知道这次自己是栽了。

627米!

这是金雪的最终成绩,这还是因为她踏板非常保守,假如踏板稍微好一点或是之前训练没有消耗体力,便能轻松打破635的健将线。

百米和跳远真的就是这样,相似之处太多,只要技术到位,跨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靠!六米二七!这个起码等于我们男子七米六!我跟你练,我跟你练!”吴旭大叫道,他此时已经对金雪瞬间崇拜起来。

吴旭毕竟是跳远专项的,虽然水平不咋地,但是眼尖得很。

金雪这次跳远肯定不是最佳发挥,但她的技术水平明显比自己好,再加上之前表现出的绝对完美的高翻技术,使得吴旭立即下定决心。

大不了就耽误十几天,又无所谓,而且跟着金雪练总不能比跟教练更累吧。

“看什么看?赶紧吃饭去吧!”

经过刚才的一番波折,教练也是感觉脸上有点不好看,直接轰走了一旁站着的小伙子们。

愿赌服输,他也没准备找金雪的麻烦。毕竟竞技体育胜者为王,年轻人有朝气是很好的,他虽然教学水平不高,但不至于挫了年轻人的锐气。

教练走后,金雪看着一旁的吴旭,一字一句地交代道:“从明天开始,你上午跟我来校图书馆,下午两点到室内体育馆,必须坚持下来,如果有哪天没来,那我就不保证你的七米三了。”

“好,都听你的。”吴旭连声答应道:“那…那我怎么称呼你呢?金师傅?”

“你就叫我金教练,你算是我带的第二个徒弟。”金雪郑重说道。

“那第一个是谁?他也是练跳远的吗?他现在是什么水平?”吴旭好奇。

“他啊,他现在不在国内,你以后肯定会看到他的。”金雪神秘一笑。

来到江南大学后,金雪就给博尔特回了邮件,附件里放了几份自己按照前世记忆整理的资料,并且还让他不要外传。

实际上博尔特肯定不会外传,运动员都是利己的,就像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一样,要是你拿到一本顶级秘籍,肯定不会愿意让别人知道。

博尔特这人倒也实诚,他回复的邮件里提到虽然现在无以为报,但等以后比赛赚到钱了肯定会给金雪打过去。

……

第二天,金雪把吴旭带到体育馆,首先带他做了一次全身数据测量。

数据的范围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基础内容,也有蹬地力量、步幅步频、腾空时间等相对更加复杂的数据。

“金教练,这些数据是干什么的?我需要提升哪项呢?”吴旭不解道,他之前的教练并不会测得这么详细。

“用来全方位掌握你的优劣处,等我统计完才能安排训练,过来最后一个测试,六秒跑。”金雪手中握着一支水笔,正在详细地记录数据。

“六秒跑?不是六十米跑吗?”吴旭疑惑,他没听说过六秒跑。

“等等,你的教练没教过你六秒跑?”金雪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六秒跑按理说应该是跳远运动员最基础的训练方式了。

“没有,我只跑过30米、60米和100米。”吴旭老实回答。

“六秒跑就是看你六秒内能跑多远,跑到多少米时才能达到最大速度。”金雪解释道:“这是美国科学家在1920年就提出过的一个概念,公式为vi=vm(1-ekt),我以为你们早就在练了。”

“你的教练员是不是更加重视起跑后30米处的最大速度和瞬时速度?”金雪又问道。

吴旭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们只练30米跑,我30米可以跑3秒8左右。”

“30米跑数据没什么意义。”金雪皱眉道:“你知不知道30米测试很多二级运动员是可以超过一级运动员甚至短跑健将的?长期训练30米完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