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让朝廷可以心无旁骛的消灭王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虽然不是自己想要的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但是能解决一点也已经不错了,比起满朝文武像乌鸦一样天天就知道吵架,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病急乱投医,皇帝毫不犹豫就接见侯蒙,差点把这个老家伙高兴的范进中举。实在是这厮混的有点凄惨,起起伏伏,始终就是混不进核心圈子,如今机会难得,自然要好好准备了。争取来一个一鸣惊人。
很快,皇帝就在御书房召见,侯蒙暗自得意,这已经是难得的待遇了。除了几个亲信宠臣,寻常的大臣可没有福分进入皇帝的这个私密空间,就凭今天侯蒙的待遇,侯蒙之名也能狠狠的刷一波热搜了。进过御书房,和皇帝君前奏对,自己也算是风光过了。
皇帝十分猴急,见到侯蒙,已经丝毫没有心情展现自己的帝王风度,开口就问道:
”卿家说有良策?不知计将安出?卿家可详细道来,只要于朝廷有利,朕不吝高官厚禄!“
敞亮!侯蒙差点给皇帝唱赞歌了,谁眼瞎了说皇帝是昏君?这不是挺通情达理的吗?
于是侯蒙也不敢扯闲篇,吊皇帝的胃口。壮着胆子问道:”臣斗胆问陛下,您是否忧心田虎、王庆、梁山贼势太众,童枢密使孤掌难鸣?折损兵马过多,然后影响伐辽?进而影响夺回燕云十六州?“
皇帝面无表情,这基本上就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问什么问?
侯蒙直接说到:”臣以为,朝廷完全可以对几股势力分而治之,只要能够保证童枢密使走后,我大宋腹地不至于继续糜烂就可以了,等大军凯旋归来,陛下腾出了手,想灭了谁,就灭了谁!“
这就有点意思了!皇帝一下子被吊起了胃口,只听出了”分而治之“几个字,至于怎么个分而治之,太笼统了。于是皇帝满脸笑容吩咐道:
”爱卿且详细说说,如何分而治之?“
侯蒙心下狂喜,却依旧面似平湖,恭恭敬敬对皇帝说道:
”陛下,方腊已灭,剩余田虎、王庆、梁山三股山贼继续为祸,臣以为,眼下再也没有比伐辽夺回燕云十六州更重要的事了,朝廷所有的行动方针都应该围绕这个宗旨执行。因此以往的行事方法需要暂时变通,例如,针对王庆,朝廷必须集结大军行雷霆手段,坚决予以消灭。如果谋划得当,完全可以做到速胜。针对梁山这种威胁性不太明显的山贼,可以虚与委蛇暂时招安,目的只是稳住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在伐辽期间闹出动静。待到大军回返,陛下挟收复燕云的煌煌大势,那些跳梁小丑何足挂齿?“
”所以,臣的计划就是稳住梁山,灭了王庆。至于田虎,他的地盘接近辽国、西夏边境,我大军集结北地,如果和种师道合兵一处,轻松的可以一举覆灭他。所以看似朝廷四处皆敌,其实只要能解决了王庆,全盘皆活。“
”以上就是臣的浅见,请陛下谏纳。“
侯蒙说完,皇帝已经喜形于色,有道理啊!看着一团乱麻,经过分析,咋就这么简单呢?很有可行性啊!稳住梁山可以办到,没难度!合兵一处,灭了田虎,也可行!只有这速灭王庆?有可能吗?
皇帝问道:”卿家觉得朝廷能够速灭王庆?“
侯蒙对答如流道:”启奏陛下,行军打仗臣是外行,一窍不通,但是臣知道一个道理,山贼行事,随心所欲,他们看似封了一大堆的丞相将军,却丝毫没有尊敬文人的行径,王庆占据八州之地,却治理的一塌糊涂,民心不附。这样的政权根本就是一盘散沙,陛下别忘了,方腊是怎么一夜之间倾覆的?只要朝廷谋划得当,童枢密使用兵入神,自然能一举收复失地!“
皇帝心花怒放,越看这个侯蒙越顺眼,御书房内顿时气氛轻松了几分。皇帝笑眯眯的问道:
”卿家出使梁山,详情如何?“
说到戏肉了,能不能成,就在这一刻了。
侯蒙尽量让自己情绪稳定,说道:”臣已经和梁山的人取得了共识。这是臣和梁山共同拟定的和约,情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条约细看,总共就那么几条,很快就看完了,侯蒙耐心等候。
皇帝现在对侯蒙的印象大好,忍不住问道:
”卿家觉得和梁山媾和有没有后患?朕是怕养虎为患呀?“
侯蒙心里暗自吐槽,谁他奶奶的再说皇帝糊涂,自己非大耳刮子抽他。人家清醒着呢!只不过就是有点不务正业罢了!侯蒙开解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