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梁山不是不灭,而是现在时机不对,两害相权取其轻,和伐辽相比,梁山现在只是疥癣之疾,只要朝廷收复燕云,陛下的名望威播四海,恐怕这些跳梁小丑会哭着喊着要投降朝廷,让陛下饶他们一条小命呢!“
皇帝哈哈大笑,龙颜大悦。说道:
”卿家孤身犯险,劳苦功高,朕自有封赏,你先退下,这一份和约朕会知会王相,督促政事堂尽快通过,过几天,恐怕还要辛苦卿家再辛苦一趟。替朕招抚梁山。只不过有些方面,朕觉得有失体统,比如,梁山居然和朝廷谈的是和约而不是招安,这让朝廷颜面何存?卿家要早点和梁山再联系,必须要他们顾及朝廷颜面。其余的小节,朕全部照准。只要梁山在大军伐辽期间不扯朕的后腿,这就是你的大功,朕不吝封赏!“
侯蒙大喜过望,皇帝对自己的态度大大的不同,简直是大喜啊!至于照顾朝廷颜面?以侯蒙对梁山的了解,这帮人只要里子,面子就是个屁!一封书信沟通,估计就解决了!侯蒙不担心梁山转不过弯来。
没听皇帝说嘛,不吝封赏!侯蒙心情激动,智商爆表,于是就坡下驴扑通一声拜倒在地,抑扬顿挫的叫道:
”微臣誓死效忠陛下!“
大宋的文臣地位太高,不是大朝会,还有天子祭天、登基等庄重场合,没人行跪拜大礼。侯蒙这骚操作太有效果了!果然惹的皇帝龙颜大悦,欢笑连连。
旁边伺候的太监人人侧目,这个侯蒙是个人才啊!皇帝近来天天愁眉苦脸,没想到被这厮逗的喜笑颜开?人才啊!
侯蒙主导的招安梁山一经公布,果然是惹来轩然大波,大宋官场的整体氛围对山贼之类的十分排斥,合着以后还要和这些山贼成为同僚?无数的奏折飞向皇宫,杀伤力堪比千万只鸭子扑面而来。
皇帝勃然大怒,把王黼、李邦彦叫进皇宫,询问伐辽之策,二人尽皆哑口无言,两个家伙的能力不值一提,有什么良策?
皇帝趁机一顿臭骂,这才推出了侯蒙的分而化之策略,逼得两个草包宰相只好赞同招安梁山。也不知道王黼是出于什么心理,这厮非要在武大的头上安排一个官职,坚持要把招安给坐实了。成心是要恶心武大。
武大收到侯蒙的来信,果然毫不介意,爱咋地咋地,自己又不是真的要做赵官家的臣子,就是封自己一个弼马温自己也没有意见。反而这些家伙要是超标给个什么公候之位,自己反而有些难做。大宋的正统性太深入人心了。如果官职爵位给高了,反而有可能会让一部分人生出不切实际的幻想!
只要朝廷不把矛头对准自己,就是梁山最大的胜利,不枉自己苦心经营,辛苦谋划。只不过侯蒙很快就会前来宣读圣旨,自己也该给梁山上下吹吹风了,省的他们还以为自己真的投降了呢。
军机堂内,武大居中而坐,程万里、樊洛阳、公孙胜、吴用、林冲、高英、高振业、石秀、司行方全部在列,杨志、鲁智深史进、朱武、呼延通等人由于需要镇守新近占领的州府,所以武大只好亲自写信解释了为何如此选择,以及阐述了梁山绝不真的投降朝廷的原则。武大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还要苦逼的亲笔写下这么多的信,苦口婆心啊。
武大笑嘻嘻的说道:”给大家说个消息,过几天会有朝廷钦差过来给咱加官进爵。咱武某人要当朝廷的鸟官了!“
嗡的一声,军机堂内立刻成了菜市场,消息太劲爆了!啥意思?这就投降朝廷了?两旁的几个人就是梁山的绝对高层了,陡然听见这样的消息也被震得七荤八素的。
司行方第一次参加梁山的高层会议,本来还老神在在的,准备多听少说,尽快融入梁山,听见武大如此说,忍不住跳了起来叫道:
”贤弟---,不是,大寨主,这是什么情况?我可是要反宋到底的,如果你敢投降朝廷,休怪司某与你割袍断义,你我不死不休!“说到最后,已经是神色狰狞。
高英成了武大的大舅哥,双方成了亲密无间的一家人,岂能看着司行方大放厥词?呼的一声站起来叫道:
”放肆!你敢仗着和大寨主的私人情义,不分尊卑?动一动,高某砍了你!“
林冲一脸狐疑,却仍旧无声的站在了武大前面,隐隐面对司行方。
司行方和武大的私人情义绝对真挚,二人交情莫逆,但是司行方自从方腊被生擒活捉以后,心灵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了执念,他自知方腊必死无疑,决心为他报仇雪恨,大宋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这才一听武大的话立刻炸毛。如果按照他平常的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