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意,便在其中了。”
靛蓝荷包里是一枚洁白玉佩,雕刻祥云图案,花纹雅致,玉质温润。
清词觉得有些眼熟,下意识地瞥了眼宋蕴之衣袍上的玉佩,恍然大悟。
大周风俗,男女缔结婚姻,常以玉佩作为定情信物,清词并不陌生,定国公府下聘时,彩礼中便有一双精雕细琢的和田玉佩,极其珍贵。
宋蕴之道:“这双玉佩,是我家家传之物,送与我未来的妻子。”
“师妹,拜托你转交纭娘,告诉她,宋蕴之的心意,如玉之坚,从未改变。”
被别人的糖齁到的清词上了马车,不禁感叹一声。
世间有男子如宋蕴之专情,她都有点羡慕顾纭了。萧珩,不提也罢。或许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萧珩也是专情的,只是他专情的对象不是她。
许是她嗟叹的表情太过明显,萧以晴小心翼翼问:“嫂子,你怎么了?”
她坐到清词身边,撒娇般道:“你们说了好久,我都等不及了。”
清词有些抱歉,抚了抚萧以晴的头解释:“是关于一个我们都认识的朋友,就聊了几句,害你久等。”
“我不是抱怨啦。”萧以晴眨了眨眼睛,悄声问:“嫂子,听说宋大哥才高八斗,他又一表人才,他的妻子定然也是才貌双全的美人吧?”
萧以晴的脸上是单纯的好奇,清词只将其视为小孩子的兴之所问,毕竟她看宋蕴之便如萧以晴看萧珩,只觉自家兄长实在出色,引以为傲,笑着摇了摇头:“哪有呢?这般大的岁数,还是孑然一身,家父为此事操心得不得了。”
虽语气抱怨,面上却含着笑意。
萧以晴独自在车中等待清词,为着怎样不着痕迹地问这一句,在心里揣摩了半日,嫂子心细如发,神佛保佑,可千万别被她看出了端倪。
原来他尚未娶妻。
她心花怒放,又假装不经意般旁敲侧击:“定是宋大哥眼光太高,至今没有寻到心仪的佳人。”
因着方才宋蕴之的一番话,清词很替顾纭高兴,是以她此时是一个全然放松的姿态,她自然不会与萧以晴提到顾纭,只是含着笑意,语气轻快地道了一句:“他呀,随他去吧。”
京中有四大名楼,其中,论最擅海味烹调,以天镜园居首。
青州与京城都距海颇远,物以稀为贵,海味的价格自然比较昂贵,而天镜园装修之豪华,景致之清雅,器皿之精致,与它的价位甚是匹配。
清词早用国公府的名义,在楼上定了一间雅室。
进了房间,迎面是一架画着墨梅图的四扇围屏,半开半掩,沉香袅袅,从屏风后绵绵散开,显得整间屋子既有书香气,又不失高雅。
转过屏风,是崭新的金丝楠木桌椅,案上置着山水盆景,从雕花琉璃窗往下看,是京城最繁华的御街,每年金榜题名之时,新科进士簪花打马从御街经过,赴琼林宴,据说那时,天镜园的房间千金难订,而极目远眺,便可见大周宫城,重檐飞角,气势万千。
萧以晴赞:“甚是亮堂。”,清词亦面露满意之色。
引着几人上楼的茶博士奉上菜单,不失时机道:“贵人们来得巧,敝店刚翻修过,掌柜的狠了狠心,将窗子都换成了琉璃窗,虽花了一笔银子,效果却甚好,来的客人没有不赞的。”
知宜笑道:“甚好,且先送一壶茶来,只管将你们这里的特色上了。”
茶博士答应着去了,萧以晴在马车里坐了半日,早不耐烦了,便站在窗前,看熙熙攘攘来往的行人。
毕竟国公府再大,整天拘在府里,日复一日对着的也是一样的风景,是以这生机勃勃的市井景象萧以晴看得兴致盎然。
看着看着,萧以晴的眼神落在了在酒楼门前翻身下马的两人身上。
无他,因这两人在人群中实在惹眼得很,女子秀美中带着三分侠气,英姿勃勃,与京中女儿的柔美婉约全然不同,而那气质若谪仙,清冷尊贵的男子,化成灰萧以晴也认识。
清词正研究着店小二送上的菜单,琢磨着还有哪些可吃之物,毕竟年节下越来越忙,出来一次甚是不易,便听萧以晴“啊”了一声又捂住了嘴。
“嗯?”清词漫不经心问。
萧以晴看见赵璃月的第一反应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