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门大宅门

第5章 第5章烛龙之变(1/3)



昭德太子逝去五年,影响力依旧。没办法,昭德太子十一岁起跟着祖父仁宗上朝听证。武宗时期是大权在握的国之储君,太子的某些决定,武宗皇帝都不会干涉。

这也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天德帝登基后,朝堂上一大半的官员,都检校着东宫官职。要是将这些贴有昭德太子标签的官员都剔除了,朝廷也没人了!

最简单一个例子,吏部侍郎华北溟。祥泰八年高中状元后,入翰林院为修砖。因才华出众,得昭德太子青睐,招入东宫为司经局洗马,陪着太子游山玩水、吟诗作对。

祥泰十一年,由翰林院修撰调任吏部郎中,依旧检校太子东宫司经局洗马,经常出入东宫。

天德帝继位后,原吏部尚书因病致事,天德帝的心腹调任吏部尚书。华北溟这个先太子心腹,现任皇帝亲戚官升吏部侍郎。

没过几天,新任的吏部尚书因贪墨案被罢官。在与成熟运转的朝廷体系对战中,皇帝先失一臂。

皇帝也是要面子的!新任吏部尚书的人选,皇帝还是有一定选择权的。谁知皇帝最后谁也没选,吏部主官空缺,由吏部侍郎华北溟代理。

华北溟做官有一套,做人更有一套,双管齐下,吏部早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

白园前身青荷园,以莲塘、竹林闻名。昭德太子买下后,又兼并了周边的几座宅院,对白园进行改造。

先后种植了梅林、松林,凑成了岁寒三友。接着挖了湖泊,建了戏台。暖棚、地龙、石径、回廊,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梅林。白园的梅林,是按照颜色深浅以及花期早晚种植的。由白逐渐过渡到紫,绿梅在最外围。不似人间!

白园改造完成后,举办了一次赏梅宴。华北溟以一幅《梅海千景图》拔得头筹,昭德太子便将白园赏赐给他当做了新婚贺礼。

这副《梅海千景图》是华北溟早期创作的巅峰。只可惜这幅名画,和昭德太子一起,损落于祥泰十五年的那场宫变中。

华寄锦要为妹妹办满月宴的消息,传到了华北溟耳朵里。华北溟特意将儿子叫到近前,告诉他,满月宴可以办。

但是每一处细节,都要华寄锦自己亲力亲为。包括邀请客人,在何处开席,怎样接待。如果请不到客人,妹妹也要跟着丢脸的。

妹妹那样弱小,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不是你置气的工具!

华寄锦完全不将这种程度的威胁放在心上,保证道:“爹爹放心,我一定会给妹妹最盛大的满月宴!”

华寄锦小朋友有个状元爹,虽然贪玩,学问在同龄人中还是很不错的。华北溟怕自己太忙,耽误了宝贝儿子学业,将华寄锦小朋友送到了邙山的正行书院学习。

正行书院,是洛阳城,乃至大齐皇朝最著名的书院。入学门槛很高,君子六艺都在教学范畴。出名士,也出进士。

正行书院的教学,分不同层面,也分不同阶段。有重科举务实的,也有琴棋书画陶冶情操的,更有冷门知识的教学。

华寄锦所在的蒙学班,管理并不是很严格,主要的课程大多安排在上午。好动的华寄锦在书院召集了一支蹴鞠队和一支马球队,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入学仅半年,直接成为娃娃班的风云人物。偏巧嘴甜,机灵还聪明,□□都拿他没办法!

只可怜华北溟堂堂状元郎,还要为了儿子学习骑马。天天提心吊胆,就怕儿子从马上摔下来。

天底下怎么有马球这种危险的运动!

华寄锦邀请了正行书院的全体师生来参加妹妹的满月宴。年纪小的可家长陪同出行,年纪大的可带着家里面的姐姐妹妹、侄儿侄女。宗旨只有一个,热闹!

白园大宅,总体上来说,是一座六进的宅院。一进的主要建筑是华北溟的书房禾正堂。周边错落了一些建筑,因为没有主人,只进行了日常维护。

二进院的主宅,是黄灵薇与华北溟居住的晏然堂。西侧是莲塘围绕的牡丹园,中间建有国色天香楼,楼中遍布牡丹花、牡丹盆景、以及牡丹雕刻。牡丹园西侧有一道角门,方便进出。

白园东侧,二进院和三进院之间,是华寄锦小朋友的天下--名居苑。名居苑外有一整片荷塘,荷花没几朵,养了不少水禽。

男孩子不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威猛的动物。名居苑中建有犬舍,专门饲养华寄锦的心肝宝贝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