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穿书)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3/4)

宫吧,有个人陪着总是好些。”

随着福隆长公主坐上马车,舒宜还是没回过神来。

福隆长公主在原书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配角,书中只略提一句她换过三任丈夫,面首无数,张扬跋扈,生活奢华,好弄权。但对于她的“先夫”,真是一句没写过,至于玉香炉等细节,更是不可能知晓,导致舒宜此刻一头雾水——她甚至刚刚才知道,福隆的生母便是对德献太妃甚是照拂的万贵太妃。

两人静默无话,舒宜只得看着下人捧着的那个玉香炉,由整块暖玉挖空雕成,呈圆滚滚的南瓜状,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是个好东西,对吧?”福隆突然问。

舒宜道:“是。”

她从闻岱那里学来一个技巧,如果旁人低落事出有因,而你又不知,不妨不要问,静默地陪伴就已足够,此刻她也是这样做的。

一路沉默到公主府,福隆长公主终于主动开口了:“留下陪我喝酒吧。”

酒液盛在剔透的水晶杯里,其余配菜器皿,也都是素淡的颜色。

福隆握着酒杯,突然道:“他生前总喜欢同我对饮梅子酒。”

“你应当不知道他,季郎,我的第一任夫婿。你太小了,我成婚时,你才刚出生呢,”福隆望了舒宜一眼,“但我觉得你能懂。”

伴着酒意,福隆絮絮说个不停,舒宜不过用酒液沾了沾唇,便觉再难以下咽。

福隆的第一任夫婿姓季,是个探花,出身寒门小户,却清俊温柔,两人有过一段琴瑟和鸣的好时光。当时的福隆刚出阁,还是少女心性,虽然朝堂上夺嫡风霜刀剑,但她生母位份高,又只此一女,超然争斗之外,福隆也没受到什么影响。

直到德献太妃膝下的那个皇子不显山不露水地长大了。

“她当时还是个才人,”福隆恨恨道,“表面温柔和善、谨小慎微,实际呢?野心勃勃。呵,当初多少人叫她骗了啊,这一对狼子野心的母子,偏偏看起来温柔不争,又会感恩。”

万贵太妃也对自己宫中这一对母子很满意,满意到……有了匡扶之心。

她无子,虽盛宠,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去后,整个万氏势必后继无力。而皇后的两子皆早逝,皇后去得也早,风头正盛的庄妃和惠妃不过是有个儿子,论位份还没贵妃高,若是万氏和万贵妃一致匡扶自己宫中才人的孩子,下一朝的富贵也有了保证。

何况才人的娘家薄弱无根基,又一向安分守己。

不过这也只是万贵妃尚在犹豫的想法,她不是赌徒,不会为虚无缥缈的胜算赌上一族前程。

然后,庄妃和惠妃互相下毒,最有希望即位的两个皇子都死了,今上当时十三岁,才名初显,先帝五十有六,身体不好,非常需要一个继承人。

万贵妃和万氏一族终于将这个考量正式提上日程,不遗余力地帮扶今上,福隆长公主身为先帝甚是宠爱的女儿,也明里暗里提供了不少帮助。

“今上要成婚时,本是说定了要取万氏女的,他不知怎么和舒氏搭上线,还请了先帝赐婚,”福隆此时已带了酒意,“虽说万氏和舒氏关系不错,但谁是下一任皇后,很重要。他当时装得很好,愧疚又慌乱地来请罪,说他还没来得及同先帝提,先帝就赐婚了,圣旨怎能抗?”

越国公府世代忠良,很受先帝信任,先帝会下旨赐婚,也不是不可能,万贵妃便信了。加之今上实在是非常有诚意,他提出:虽然他与万氏的联姻不能成,但还可以有其他的联姻。

他座师出身世家赵氏,有个堂侄年纪正好,愿与万氏女联姻。

世家结姻,也看家世,门当户对最好。万氏与赵氏并不匹配,但当时还是皇子的今上信誓旦旦保证,无妨。

就在两家准备议婚的时候,外放为官的季郎回京述职,路遇盗匪,尸骨无存。

福隆长公主哭得昏倒过去,万贵妃爱女心切,忙着宽慰女儿,放慢了议婚的进度。

几个月后,先帝再下一道旨意,命爱女福隆长公主配赵氏子。后来福隆才得知,是今上说动的。

赵氏外表光风霁月,实则自私无礼,这段婚姻熬干了福隆的精力和欢欣。

两人争吵着过成一对怨偶,直到今上登基后,福隆想和离,才在第二任驸马口中偶然得知,季郎根本不是意外去世,是今上派人去暗杀的,就是为了让福隆长公主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