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穿书)

第43章 第四十三章(2/3)

宜身前:“国夫人,且先后退,待小兵来报再做打算,属下失敬了。”

闻岱临走时,留下了苍如松护卫闻府,他尽忠职守地看着四周,和两个亲兵一道手持兵戈,将舒宜和两个婢女围在背后。

片刻,被派出去探消息的小兵回了。

他急慌慌往回跑,还喘了几口气:“松千户,国夫人,不……不好了。”

“镇静些!”苍如松立起眉目,喝道,“你是闻将军手下的兵!”

他一贯嘻嘻哈哈没个正形,喜欢插科打诨,甫一严肃起来,周身树起的凛然气场竟然锐不可挡。

小兵一听这话,赶紧把气喘匀了,也努力压住了磕巴,说:“听、听说圣人要把闻将军召回长安,昨日就下令,眼看着就要回来了。折翎关不能无人守,国子监有不少学生到宫门前请命,还有不少百姓也在。”

将军要被召回长安?战事还未息!

苍如松惊了一下,强压下询问的欲望,放下手中剑,征询地看向舒宜。

“先起来吧,”舒宜问,“情况如何了?”

那小兵极是规矩,站起来也不乱看,口齿流利地答道:“乱得圣人都知道了,圣人派了长安剩余的守军去维持秩序,故此街上没有其他守军。据说圣人下朝后要亲自出宫来。”

舒宜倒不意外,宫门前围了监生和百姓为民请命这事,对皇帝来说是大大的没脸。偏偏今上是面子大过天的,为了那张龙脸,必要亲自出宫解释安抚一番,把事情抚平才是。

苍如松显然有很多事想问,召回将军是怎么一回事?折翎关的防线岂不是要功亏一篑吗?但他信服楚国夫人才学韬略均不逊男儿,如今事关重大,更该交由舒宜定夺。

闻岱军纪甚严,因此苍如松很守规矩地一拱手,道:“国夫人,今日还去兵器坊吗?”

舒宜刚要说话,便见街角处的长长仪仗,金碧辉煌也就罢了,大纛高高挑起,所用仪仗,分明是圣驾。再听队尾远远传来的鼓乐声,仪仗浩浩荡荡,一时不见头尾。

是皇帝的大驾卤簿来了。

舒宜微不可见地叹一口气,道:“咱们今日不必去了,在府中恭迎圣驾吧。”

舒宜所说不错,皇帝确乎来了,并且还是直奔闻府。

圣人大概刚下朝就急着出宫,在拥挤的人群前说了些陈词套语,此刻脸上还端着一副庄重慈和的明君面容。舒宜带着人一拜,他就叫了起,还往旁边招招手,小黄门带着一个青年人上前。

是裴明彦。

身后裴时玄和裴静姝瞪大了眼睛,舒宜倒不十分惊讶,仍叉着手站在原地:“姑父,这是怎么了?”

皇帝和蔼一笑:“今日国子监生于宫门前齐聚请命,朕看这后生有些眼熟,果然是闻卿荐到国子监的。年轻人有热血,是好事,只是他对朕昨日诏令不满,似是有些误会。朕看对此有误会的人还不少,干脆带着他到闻府来,同你们一道亲迎闻将军凯旋,也好将误会解释一二。”

“这孩子,”舒宜就像一个合格的叔婶一样,略带责备地看了裴明彦一眼,回护道,“太过热血上头了些,该罚。”

裴明彦站在原地,闻声垂眸对皇帝一礼。

“欸,不要说了,”皇帝摆摆手,“起来起来,朕知道,他和其余百姓一样,心是好的,只是有些误会,责罚的话你不许提了。”

皇帝环视一圈,又道:“闻卿教的好小子,朕今日才得见。看闻府上下也是行止有度,不愧是百姓称颂的闻将军啊。他的长男呢?朕记得才五岁?”

闻曜原本站在舒宜身后,皇帝的仪仗和侍卫宫人将闻府的偌大院子挤得满满,他便紧跟在舒宜身后,没有乱跑乱看。此时被皇帝点名,舒宜转身牵他出来。

闻曜还没单独见过皇帝,但他被教得很好,大声清脆道:“陛下万岁。”

闻曜下拜到一半,就被皇帝单手扶起。皇帝看着虎头虎脑的闻曜,伸手捏了捏他藕节似的小手臂,满意道:“好,看着多精神,很好。”

皇帝真的在闻府安安稳稳坐下,等闻岱领兵回京。

折翎关离长安本就不远,撤军的消息是昨日朝上递过去的,骏马飞驰,小半日就能送到。

待到日上中天,闻岱领着兵回来了。

长安城是静默的,百姓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