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强的人,把一堆死物都夸成了一朵花。最后反而是袁老先受不了了,说再让他们夸下去,恐怕这堆摆件都能成精活过来了。
玩闹归玩闹,袁老安静下来时周身自然而然的缠上了历经岁月锤炼的沉稳。
他有惜才之心,可怜教书数十年,也没遇到几个能让他倾囊相授的。
铭玖是那少之又少的几分之一。
除了学校给的展示柜,袁老自己又打了六个玻璃展柜,柜子里放着的都是他得意门生的作品。铭玖当年在3d设计课的期末作品就被精心摆放在柜子里。
袁折清平时极少打开柜子,今天见他们俩都在就把铭玖凿的石膏像从柜子里取出来,隔着纸放在桌子上和他们一起欣赏,讨论。
其实这样的情景对于当事人来说是有些羞耻的,但他们都已经过了会轻易害羞的年纪,评论起来倒是一板一眼。
袁老对这个石膏像爱不释手是有原因的。
石膏像很难制作。他们当年上课的时候是用硬纸盒围了长方形,将石膏粉兑水搅拌均匀后倒入长方形的模具中,等它自然风干以后将硬纸盒撕下成型的。
纸盒的一部分和石膏黏在一起撕不干净,但只要不影响画线,倒也不用管它。
心中有了大概的形状后在石膏上画线,然后雕琢,打磨。没有一两个月很难成品。
他们的模具有一臂高,半臂长宽。前期只是用蛮力雕琢出一个简单的形状还好,后期修饰的过程中要是用力不均匀,就很容易把不该凿掉的部分凿掉,后悔都来不及。
这真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不要说凿石膏,就光是不停的做凿石膏的动作,就够人吃一壶的。
卿有以臂力不够,杜绝了复杂的形状。他们班大部分人为了不出差错,也避开了镂空的设计。
铭玖反其道而行之,他雕了一个类似于三道波浪托起一个珠子的形状。每道“波浪”都呈扭曲的三菱锥状,波浪和波浪间,被托起的珠子是中空的。
他雕琢的每一个角都很锐利,每一面都足够光滑。中空的部分不大,不足以让他把手伸进去,他是在凿子上缠了砂纸,一点一点耐心的打磨平滑的。光是这份毅力就值得人敬佩,更何况他雕琢出的形状作为艺术品也无可挑剔呢。
要说美中不足,那便是洁白的石膏像上染了几个淡粉色的圆点,粗略一看不显,仔细瞧还是能瞧出来。
袁老惋惜不止,说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罪魁祸首的铭玖和卿有以相视一眼,彼此都不打算解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