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里是他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3/3)

,说大学里最怕的不是家境好的人。怕的是家境比你好的人长得还比你好,长得比你好的人能力还比你强。

白婳宁曾想过,像卿有以这样被上天眷顾的人,比旁人优秀也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真正认识她以后,白婳宁才发现,被上天眷顾的人,也常被世人善待。

正因如此,卿有以才会养成那般温暖纯善的性格,才会以一视同仁的心看待每一个人。

白婳宁能察觉到这一点,因为她不是这样的人。先天起跑线落后带给她的只有敏感。

其实出身贫寒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在你见识到更大的世界后发现自己真的很贫寒,连与人奋斗的资本都没有。

在大家最想要展示自己的成熟与幽默却不知分寸为何物的初高中,在虚荣心和求胜欲望最强,而包容和理解能力又最弱的初高中,大家时常以错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人们以嘲笑他人来强调自己的个性,以排挤他人来彰显自己的团结。

所以在某一天某个人说完“白芳这个名字听着就有一股泥土味”之后,被冠以开玩笑之名的“霸凌”迅速席卷了整个班级。大家以“你闻你身上是不是有股土味儿”代替了正常的打招呼。

白婳宁每每一笑而过。作为贫困生,她不能转学,也就无法与大家撕破脸。学习是她唯一的出路。

对于那个时候的她而言,有一个正常的家庭等于拥有一份庇佑。

初中毕业后她有幸凭借着政府的补助和家人的支持去了更大的城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了跟随自己十六年的名字。

越是偏远的地方,法律的约束力越弱。那时候在岭鞍村,想改名字也不过是到村委会和乡派出所说一声的事儿。

依她现在的眼光来看,白婳宁也算不上一个好名字,但这个名字充满了一个初中女生对新生的追求,它是希冀。

名字的改变没能给白婳宁带来实质性的蜕变,她的高中生活并没有更好过。比起初中生那些自以为是的幽默和不走脑子的讥笑,高中的等级差距更为残酷。

人总会成长,但事情不一定会变好,有些鸿沟也不是努力就能跨过去的。白婳宁最终明白了这一点。

在听新闻上报道教育资源稀缺地区的孩子有多可怜时,在听到老师鼓励大家都照顾自己时,白婳宁总会想,他们真的可怜吗?

那些在贫困地区的孩子真的可怜吗?

即便是,可凭什么他们的人生值得与否,要让别人去定义呢?

如果她没有离开岭鞍,大概这辈子也就是跟田地为伍。偶尔到城里添置些家用或新衣服就可以很快乐。

但她离开了岭鞍,她见识了城市的车水马龙,金碧辉煌,见识了灯红酒绿,天地无垠。她不甘于回去,不甘于被困在那一亩三分地中。

她像是羽翼尚未丰满的雏鹰,被推下悬崖后跌跌撞撞的坠落。新鲜的事物飞速从她眼前掠过,让她产生了自己正翱翔于天地间的自由感。

那感觉稍纵即逝,待她看清那事物的本质,就明白自己不是在翱翔,而是在跌落。

身后已无回头路可走,眼前是万丈深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