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有节

第5章 名剑山庄(1/3)



约摸巳正时分,徐衡回来接李冬冬她们。李冬冬特意把装扮好的董筠推到徐衡面前,说道:“大师兄,你看我手艺好不好?”

徐衡远远就瞧见那娇俏美丽的女子,心里一阵欢喜,听见李冬冬所言,佯装责怪道:“就你话多。”

李冬冬对着她大师兄,做了鬼脸,说道:“大师兄你真是,人家忙了一上午呢。”

“好了,等去过名剑山庄,大师兄把钱袋子给你,你随意花。”

“多谢大师兄,那我们快走吧,早去早回!”

徐衡不管李冬冬,转头问董筠:“头还疼吗,不若戴上帷帽?”

董筠点头说好,徐衡喊李冬冬,问她新到的帷帽在哪里,李冬冬自然又是一阵叽叽喳喳,到底拿了一个丁香色的帷帽给董筠细心戴上,自己又戴了一个缃色的,嘴里还说:“今天日头这么大,我可不能任它晒。董姐姐,你这个帷帽就送给我吧,等回家,我亲自做一个送你好不好。”

董筠自然应好,徐衡也只得看着她无奈摇头。

董筠走至客栈门前,见李澍驾着一辆形制古朴的马车,旁边还有一辆看起来精巧些。不待董筠问,李冬冬又叽叽喳喳起来:“大师兄,你真是,舍得花钱租车,怎的不舍得雇个马夫?你是打算叫我当马夫,还是董姐姐当马夫?”

徐衡说道:“哪里就这么多话,快去。”

李冬冬跺跺脚,对着徐衡说:“我驾车可是要辛苦钱的。”

“知道了,快去吧。”

李冬冬引着董筠上了马车,自己则坐在外面,跟她哥哥一人驾着一辆车,徐衡骑着匹白色骏马,行在两车之间,一马两车迤迤然向名剑山庄行去。

行了不过一刻钟的功夫,李冬冬打开了话匣子,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先是跟马儿商量:“马儿马儿,我看你长得挺俊俏,咱们初次见面,你可别对着我出虚恭。”一会她又喊他哥哥:“哥哥你不能走慢点吗?去早了到门口也是等,不如好好看看沿途风物。”一会又对着她大师兄说:“大师兄,你说长孙家这次怎么这样大手笔。他家老夫人前年七十大寿,都没请这么多人,长孙伯伯自家过生日,排场摆这么大。事出寻常必有妖。”

徐衡回她:“到了别人地界,如此口无遮拦。”

李冬冬对着他哼哼了两声,转而问董筠:“董姐姐,你对这名剑山庄,知道多少?”

董筠回道:“略有耳闻。”

“那我知道的估计比你多得多。这个名剑山庄呀,主人家复姓长孙,祖上是河南汝宁府人。大约五十年前,老太爷带着一家老小迁至杭州府。汝宁府啊,相传是嫘祖的故乡,从春秋战国起就盛产宝剑。那里有个棠溪湖,所以他们那铸的剑叫做棠溪宝剑。据传,棠溪湖畔百年前有位姓柏的大师最擅铸剑,但是这柏大师一生亦是痴迷于此,他以剑炉为家,宝剑为子,也就没有姑娘愿意嫁他。他晚年的时候就想收个徒弟,传承衣钵,免得他一身绝技,真的就绝了迹。这个长孙家的老太爷呀,前几辈都是读书人,家里秀才举人的也出过几位,偏他读书不行,喜欢舞刀弄枪,他听说柏大师要收徒弟,就去了。本来柏大师问过他家世之后,不愿意收他,怕他书香门第的公子爷受不了烟熏火燎。这位长孙家的前辈名讳如磐,他脾性果然坚如磐石,足足在柏大师的剑炉前跪了三天三夜,而且水米不进。到了第四天,老天下起了鹅毛大雪,柏大师终于心软,收他为徒。之后十年,他都在柏大师座下学艺,但是却未铸成一把好剑。直到第十一年,中原起了战乱,长孙前辈目睹无辜妇孺被杀,悲愤之下,用自己的鲜血做引,锻造一把绝世好剑,奉于汝宁府守备将军邹远威。这位邹将军给这把剑取名荡寇,额,名字虽然直白了些,但彼时彼景,也颇有一种孤勇之气呀。邹将军拿着这把荡寇剑,打了五年的仗,终于在第六年赢了。邹将军升了官,调任江南道当督统。插一句,之前两年,邹将军因本就感激长孙前辈赠剑,相处几年,又觉得他稳重可靠,便把唯一的妹子许配给了他。后来江南道一带闹水贼,长孙前辈又铸一炳宝剑,名唤安澜,奉于他大舅哥邹将军。邹将军不擅打水战,之前十次有个五六次要打败仗,剩下四五次赢得也艰难。有了安澜剑之后,邹将军便回回都能赢,一年后便将那伙水匪的老窝给端了。荡寇安澜,跟着邹将军,名震天下。长孙如磐,亦是名震天下。这中间有许多传奇故事,江南一带茶肆戏楼,多得是演义,讲得可比我好多了,什么荡寇传奇、远威将军传、名剑英雄记的,我说大师兄,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也去戏楼听听呗!”

董筠本听得入神,忽得听李冬冬转了话锋,又是要花她大师兄银子的事,心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