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丫鬟

第180章 出头争权(1/2)

  金桂飘香皓月星辉,明日便是中秋佳节。

  秋意渐浓时候,宁国府却没什么过节气氛。

  八月初时,小国公宁元竣因公务出城,在军营驻跸一直没回来。

  因这主心骨不在府里,宁夫人就没打算大张旗鼓过节。

  这几个月来,家务被宁老太君搅和的一团乱,她正是身心俱疲。

  中秋家宴干脆丢给二房折腾,她已是不打算多管。

  二太太派丫鬟来商议家宴,宁夫人直接令人打发了。

  她只管安排各府邸应酬往来的节礼,不让宁府丢面子罢了。

  二太太见大嫂不揽事,自家更是没了主意。

  因此赶晚跑到鹤寿堂来,抵死哀求宁老太君给她做主。

  “二房院修理厨房灶台,也得半个多月。厨娘让人打伤,平日饭食都没人做。求母亲好歹体谅,中秋家宴媳妇是真做不出来!”

  宁老太君也是累了,正靠着软榻歪着,端着盏酥油熬的牛乳。

  她老人家这些天睡不好,府医开药不肯吃,晚间饮牛乳安眠。

  “这点子事有什么难做的?元竣不在家,老二老三也在外面吃酒。府里说是团圆家宴,不过是咱娘母们聚聚,并没有一个外客。就照着平常饮食,多做两个菜,热几壶酒罢了,你慌个什么劲儿!平素你大嫂安排,都有例子摆着,照葫芦画瓢而已。若是实在不成,你不是也有主意么?咱学那小家子,派人上外头酒楼叫菜也罢。我活了这么大年纪,还不曾吃过外人做菜的滋味。”

  勋贵府邸的内宅,赶着年节时去酒楼叫菜,传出去会让人笑掉了牙齿。

  仿佛内宅中馈无人,从此冰锅冷灶,连顿团圆饭都做不出来。

  二房院晚膳叫菜吃,宁老太君已经知晓,特意说出来嘲讽她

  二太太听见老太太讥讽,不禁尴尬的红了脸,半晌说不出话。

  说句实在话,去御街酒楼叫菜,丢人还是小事,二太太主要是心疼钱。

  今日晚间若不是宁二爷催菜,她可舍不得去翠华楼点酒席。

  一桌中等酒席,十二道小菜四道冷菜,主菜两道螃蟹、四道羊、一道鱼。

  看起来平平常常一桌,不算酒钱就要二十五两银子。

  宁二公子要的油爆明虾是招牌菜,一碟就要五两银子。

  自己吃了一盏蟹粉豆腐羹,也要二两五钱银子。

  先给的二十两竟然不够,抬着食盒回来,又讨了十几两去。

  一顿便饭吃了三十多两,这哪里是吃菜,分明是吃钱!

  明日中秋家宴,若也上翠华楼叫宴席,怕是一百两都打不住。

  这银子管事房断然不给出,难道要她再掏私房钱?

  二太太想想都觉肝儿疼,只好拼着没脸求老太太,也不肯再当冤大头。

  “母亲别笑话。公中的酒席宴饮,是大嫂管的好,母亲还交给大嫂管去。公中的大锅饭,一天一两银子用度,媳妇真是做不出来,求老太太也收回去。公中饭食便是中馈,还是当家主母料理才好。”

  爱谁管谁管,反正她是不敢再管了。

  宁老太君饮了口牛乳,斜目瞥了她,颇为恨铁不成钢。

  借着裁撤厨房,把中馈之权分下去,偏遇上扶不上墙的货。

  自己有意给她机会,都不知道借机抓权,真是个没用的蠢货。

  宁老太君刚要开口训斥,却听外头丫鬟提着灯笼禀报。

  “老太太,二太太,大奶奶请安来了。”

  一语尚未落地,朱红撒花门帘挑起,沈氏已经迈步进来。

  一袭玫瑰红遍地金妆花缎对襟袄,翠兰宽襕百褶裙。

  乌发高垫狄髻,金玉观音满池娇分心,赤金九凤钿儿,红宝石嵌金压鬓。

  打扮得粉妆玉琢富丽娇艳,花枝招展走了进来。

  丫鬟们怕晚上冷,抱着件缂丝缎银鼠披袄,在身边紧紧搀扶。

  沈氏满面春风含笑,朝宁老太君行了定省礼数,又对二太太福了福。

  孙媳妇儿大晚上赶来请安,宁老太君满心欢喜,毕竟是孝顺自己。

  “秋日晚上天冷,无事宁可不讲这些虚礼,这孩子又跑来做什么!”

  沈氏懂得宁老太君心思,四双八拜行礼起身,便陪坐在脚踏上。

  “夫君这些日子不在家,孙媳妇儿本该天天给祖母请安。今天听说下人们不好,惹着祖母不高兴,连忙赶过来问问,怕祖母动怒心情不好。”

  这些日子府里闹家务,沈氏心中很是快活。

  她已和宁元竣圆房过了,小夫妻算不上蜜里调油,总还是相敬如宾。

  现在的沈氏别无所求,早就想出来争掌家之权乐。

  还是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