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29章 太后,还不给本王宽衣?(2/4)

瓷器碎了一地!

  “缘分?在本公子的地盘上,跟我讲缘分?!”

  他怒吼道:“那就给本公子守着!派人盯着那家铺子!我就不信,他钱元瓘能买到,本公子就买不到!”

  “是!”

  管事脸色煞白,显然被吓的不轻。

  他正欲离开之时,钱元璟又忽然喊道。

  “等等!你回来!”

  他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咬牙切齿的说道。

  “无论谁要买,本公子都比他高一枚铜钱!”

  管事当即明白其中缘由,连连点头,这才退却。

  ……

  歙州,刺史府。

  夜深人静,书房内却灯火通明。

  小猴子刘厚看着账本上那一串串零,激动得手都在抖,连算盘珠子都快被他按碎了。

  “刺史,咱们……咱们发了,泼天的富贵啊!”

  “这点钱算什么。”

  刘靖的目光没有离开舆图,语气平静。

  他转过身,从小猴子手中拿过账本,随手翻了翻,便丢在一旁。

  “把这些钱,全都给范洪。”

  刘靖的声音不带一丝波澜,却字字如铁。

  “让他通过崔家的渠道,换成我们要的东西。”

  “生铁、粮食、牛皮、牛角、硫磺、硝石……有多少,就买多少!记住,分批次,多渠道,不要引起别人的注意。东西运回来,直接送去军器监和火药工坊。”

  “是!”

  ……

  歙州,新安江畔,军器监。

  这里已经成了一座钢铁堡垒,方圆五里都被划为禁区,由玄山都的士兵日夜巡逻。

  数十座巨大的水轮在江水推动下日夜不休,带动着锻锤坊内数十具水力锻锤,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哐当!

  哐当!

  工坊内热浪滚滚,烧得通红的铁料,在重达数百斤的锻锤一次次捶打下,火星四溅,杂质被一点点地捶打出来。

  甲胄坊内,任迹赤着上身,露出古铜色的健硕肌肉,大声地指挥着。

  一条长长的流水线上,分工明确到了极致。

  有人专门打磨甲叶,有人专门钻孔,有人专门用浸过油的牛皮索编穿……

  起初,所有人都觉得刺史大人这法子是异想天开,造甲是何等精细的活计,岂能像孩童搭积木般拆开?

  可当这条流水线真正运转起来后,所有人都被那恐怖的效率惊呆了。

  一个熟练的甲匠,一月最多制成一副札甲。

  可在这里,当工序被拆解开来,每个工人将一道动作重复了成千上万遍之后,那种肌肉记忆带来的效率,是几何倍数的提升!

  如今的甲胄坊,一月,可以产出超过三十副精良的铁叶札甲!

  当刘靖巡视到马槊工坊时,看着那些刚刚开始制作的槊杆,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骑兵可以少,但不能没有。

  哪怕只有一百名装备马槊的重甲骑兵,也足以在关键时刻,成为撕开敌人阵线、一锤定音的决定性力量。

  可三四年的制造周期,太长了。

  他等不了那么久。

  “任迹,这马槊的工期,就不能再快一些吗?”

  任迹擦了擦汗,苦笑道:“刺史,快不了啊。槊杆阴干,必须等它自己干透,若是用火烤,木料就废了。这玩意儿,自古就是水磨工夫,急不得。”

  刘靖沉默了,一时间他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

  难道,只能等吗……

  可时不待我啊!

  他转过身,看着墙上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目光从南方的歙州,缓缓移向了北方的中原。

  那里,正上演着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血腥大戏。

  ……

  北方,风云变幻。

  随着两万魏博牙兵精锐在幽州城外被朱温坑杀,节度使罗绍威又引狼入室,朱温的宣武军如入无人之境。

  短短数月,这座盘踞河朔百余年,连大唐盛世都无法根除的骄兵悍镇,终于迎来了它的末日。

  而亲手造成这一切的罗绍威,早已是悔断了肝肠,却只能死死抱住朱温的大腿,苟延残喘。

  彻底平定了心腹大患,朱温的野心,再也无法抑制。

  他要,建元称帝!

  早在天祐二年,他就听从谋士李振的建议,下令将长安城尽数拆毁,皇宫、官署、民宅,无一幸免。

  数百万长安百姓,被强行按籍迁徙,一路之上,哭声震天,饿殍遍地。

  同年,在心腹谋士李振的策划下,朱温于滑州白马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