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虎父犬子,一介纨绔。其人志大才疏,性情多疑,最是色厉内荏。”
“如今他倾巢而出,以十万大军围攻一座洪州孤城,看似声势浩大,实则后方必然空虚。他最怕的,不是城里半死不活的钟匡时,而是我等大军,从背后,给他狠狠捅上一刀。”
敬翔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真的把刀子捅过去。我们只需要让他相信,我们即将把刀子捅过去,就足够了。”
“大王只需……”
敬翔眼中闪过智珠在握的精光。
“只需传下王令,号称起兵五十万,南下征讨不臣杨渥,为朝廷讨还江西失地!”
“同时,命汴州、徐州、宿州三地守将,大张旗鼓地调动粮草,征召民夫,日夜打造攻城器械。让探子把消息传遍天下,把南征的姿态做足!”
“消息传到杨渥耳中,以他的性子,焉能不惧?他敢赌大王只是虚张声势吗?他不敢!”
“对方必然会立刻从江西前线,抽调主力精锐回防淮南!”
“届时,洪州之危,自解。”
“我等不费一兵一卒,不耗一粒军粮,便能让那钟匡时感恩戴德,从此死心塌地为我等看守南大门。”
“又能精准地遏制杨吴的扩张,让他陷入江西的泥潭动弹不得。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此计一出,整个大殿落针可闻。
阳谋!
这是赤裸裸的阳谋!
它算准了人心,算准了局势,堂堂正正地摆在台面上,却让对手不得不乖乖地跳进陷阱。
连素来足智多谋的李振,眼中都闪过一丝由衷的惊叹与佩服。
他想到的是出兵取利,而敬翔想到的,却是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最小的代价,撬动整个江南的棋局。
朱温愣了半晌,随即爆发出粗野而响亮的笑声。
“哈哈哈哈!妙!妙啊!”
他一掌重重拍在桌案上,震得案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茶水四溅!
“不愧是敬先生,此计,深得我心!”
朱温霍然起身,他那魁梧的身躯投下巨大的阴影,眼中凶光毕露,意气风发。
“传令下去,就按先生说的办!”
“给本王把阵仗搞大一点!越大越好。本王倒要看看,杨渥那黄口小儿,有没有胆子跟本王掰一掰手腕!”
……
……
五日后,歙县郡城。
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在天际,冬日的寒风卷着尘土,在官道上打着旋,吹得人脸颊生疼。
城外连绵十里的军营,今日的气氛格外不同。
往日的操练呼喝声稀疏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带着难以言喻的骚动与好奇。
无数双眼睛,都透过营寨的栅栏,望向那条通往北方的官道尽头。
终于,在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移动的黑点。
黑点越来越近,渐渐显露出轮廓。
那是一支军队,一支……
看起来像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军队。
庄三儿领着那支从北方血路中杀出来的队伍,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三百二十七名魏博牙兵,一百八十余匹战马。
这便是他们如今仅剩的全部家当,是他们用无数同袍的性命换来的最后一点火种。
数千里的逃亡与厮杀,早已将他们身上的骄悍之气磨得一干二净。
他们的人和马,都瘦得脱了形,身上的甲胄破破烂烂,布满了刀砍箭凿的狰狞痕迹,干涸的血迹早已变成了暗沉的黑褐色,与铁甲融为一体,仿佛一层丑陋的疤。
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沉默地挺直了腰杆,策马的姿态没有一丝松懈。
那是一种百战精锐才有的,即便身处绝境也绝不低头的悍气。
军营辕门大开,没有繁琐的通报,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
刘靖没有高坐于府衙之内,而是身披一袭厚重的玄色大氅,亲自带着袁袭、朱政和等一众心腹,早已在辕门外肃立等候。
寒风吹动他的大氅,猎猎作响。
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沉静如水,身后,是五百名玄山都的亲卫牙兵,甲胄鲜明,横刀在握,队列整齐得如同一堵沉默的铁墙。
每一个人的站姿、握刀的角度都如出一辙,仿佛是用尺子量过一般。
一边是百战余生的残兵,褴褛而疲惫。
一边是养精蓄锐的精锐,鲜亮而肃杀。
强烈的视觉冲击,让那些刚刚抵达的魏博牙兵的心神都为之一凛。
他们本能地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中戒备之色更浓,像一只误闯雄狮领地的孤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