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44章 天街踏尽公卿骨(2/7)

br>
  只是到了今天,才由朱温亲手填上了最后一抔土。

  开年便有如此天翻地覆的大事,注定这一年平静不了。

  果不其然。

  朱温建元称帝刚过十日,北地草原,契丹八部推选出了新的共主,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此人,野心勃勃。

  他整合部落、统一文字、改革律法,每一步都走得极为扎实。

  他很清楚,新生的契丹要想崛起,就必须先解决掉身边最大的威胁——幽州节度使,刘仁恭。

  他坐上可汗之位的第一件事,便是遣使南下,前往洛阳觐见朱温。

  他需要朱温这个新生的中原王朝,替他牵制盘踞幽州的刘仁恭。

  如此,他才能腾出手来,去征服北方那些更桀骜不驯的部族。

  比如室韦、奚人,甚至是更远方的鞑靼。

  别看后世的辽国能压着宋朝打,可在这会儿,契丹还没成气候。

  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就足够让他喝一壶的。

  刘仁恭此人,为人残暴,治军却有一套,他手下的幽州军,常年与塞外各族作战,彪悍异常,人称“燕兵”。

  遥辇钦德在世时,多次南下劫掠,结果被刘仁恭率领的幽州铁骑打得哭爹喊娘,甚至一度连塞上草原都被一把大火烧了个干净,最后只能割让五千匹战马求和,才换来草场过冬。

  那场大火,至今仍是契丹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

  耶律阿保机显然比前任更聪明。

  他很清楚,想收拾刘仁恭,最好的办法不是自己硬上,而是借刀杀人。

  而朱温,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这个消息,让刚刚坐上龙椅的朱温,心情好到了极点。

  他也需要一头北方的饿狼,去咬住刘仁恭的后腿,好让自己能空出手来,专心致志地去收拾那个斗了大半辈子的死对头。

  河东,李克用。

  太极殿。

  昔日李唐皇室议政之所,如今已被重新修葺。

  殿内的陈设极尽奢华,但那份沿袭了数百年的雍容与典雅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了压迫感的豪奢。

  殿中立柱尽皆包上赤金,地上铺着西域进贡的猩红地毯,巨大的铜兽香炉里,焚烧着最名贵的龙涎香,浓郁的香气却压不住殿内将帅们身上那股浓烈的汗味与煞气。

  朱温身着一身崭新的月白色龙袍,头戴十二旒通天冠,大马金刀地端坐于那张他梦寐以求的龙椅之上。

  自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五德终始说之后,便一直大行其道,成为各朝各代的主流。

  隋朝为火德,尚红色。

  唐朝承袭隋朝,火生土,因而为土德,所以尚黄色。

  朱温本来是不信这些,但架不住李振、敬翔以及满朝文武深信不疑,所以登基之后,便定下基调,大梁承袭前唐,土生金,为金德,尚白。

  龙袍的做工极为精细,金线绣出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但穿在他那粗壮魁梧的身躯上,却总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违和感。

  仿佛是猛虎披上了锦缎,锦缎下的肌肉随时会贲张开裂。

  龙椅冰冷而坚硬,一如他此刻的心。

  他俯瞰着阶下乌压压的文武百官。

  这些人里,有随他从尸山血海杀出来的草莽兄弟,如张归霸、牛存节

  等。

  如今一个个穿上了锦袍,人模狗样地站在武将前列,眼神里是按捺不住的骄横。

  也有前唐留下来的世家大族,如宰相张文蔚、御史大夫薛贻矩,此刻身着朝服,战战兢兢地立于文臣队中,脸色比纸还白。

  他们或敬或畏,或谄媚或恐惧,但无一例外,都得向他叩首。

  这滋味,让他通体舒泰。

  朱温清了清嗓子,威严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宇中激起回响。

  “宣,契丹使节觐见!”

  宦官尖细的唱喏声层层传递下去。

  片刻后,一名髡发左衽、身着皮袍的契丹汉子,在鸿胪寺卿的引领下,大步走入殿中。

  他身材高大,肩宽背阔,古铜色的面容被风霜刻画得棱角分明,一双眼睛如同草原上的鹰,锐利而警惕。

  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厚重的皮靴踩在光滑如镜的金砖上,发出“笃、笃”的闷响。

  面对这满朝文武和高踞龙椅之上的新朝皇帝,没有丝毫的局促与畏惧,反而带着一种审视的目光,扫过梁上的雕龙与阶下的群臣。

  他的目光在那些身穿华服、神情倨傲的梁军将领身上短暂停留,又掠过那些面色苍白、垂首而立的文臣,最后,才定格在龙椅上的朱温身上。

  他没有下跪,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