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生存指南

第41章 朱瞻墉就藩?(二合一)(2/3)

解大人兼任户部尚书,品轶二品,食俸月六十石。”

 看来皇祖已经知道解缙的学问。

 永乐时,虽然有内阁大学士但品轶都不高,只有正五品,后来兼任六部的尚书,品轶才提高上去。

 朱瞻墉却是没想到。

 随手用掉的国祚气运点,竟让解缙升官了。

 回到那座偏殿。

 还有待誊抄的历代农事,皇祖最重视文献大成,虽然他从京城来已初步站稳脚跟,但仍有许多无法预测之事。

 答应了便会编修完,更遑论此事大功一件。

 不过朱瞻墉却不打算再整理,让老朱在洪武完成,他去狩场取。

 张輗期盼狩猎许久了,兴奋地问:

 “殿下,这次我们狩什麽?”

 侯二代们压抑很久,再不充值,好像会消退他们对我的忠诚。

 朱瞻墉浅思片刻后,道:“这次野猪吧,禁猎期过了,现在能打大型的猎物,把陈昭他们都叫来吧。”

 张輗兴奋跑去。

 听说要打野猪,陈昭他们都带了最好的装备,富昌伯的儿子房通达,还牵来了一条狂吠不知黑犬。

 朱瞻墉问:“怎么把狗牵来了?”

 “俺听张輗说,今天打野猪,就把狗牵来了啊……殿下你不知道,野猪可会跑了,今天找野猪的任务就让俺来吧。”房通达拍着胸脯。

 陈昭几人不觉技痒,想今天打一头大野猪,在长安大街上游行一圈。

 “那行,走吧。”朱瞻墉苦笑起来。

 侯二代狩猎小队向东苑进发,轻车路熟,到了东苑入口不必朱瞻墉吩咐,由于野猪皮糙肉厚,今天他们打算合猎。

 皇太爷爷要给我什么?

 朱瞻墉正疑惑,便见一辆马车货物赶来,那人看似文官儒生,他从未见过此人。

 打开,翻阅,是记录西周至元的农事。

 “这些农籍,涵盖稻种,稻宜,麦,菽,麻,水利等耕作,乃洪武二十六年,高皇帝秘密命人所修,草民任昭新,乃前礼部尚书任亨泰的长子。”那儒生自道身份。

 想必皇太爷爷听到他抱怨,命人修撰的,值得一提的是,明以前除虫鼠的农药,竟是砒霜,将砒霜泡在种子里。

 朱瞻墉翻阅几卷,字迹清晰工整,能直接入库的质量,看模样认真编修过。

 手从毛笔字中解放出来。

 还能上交邀功。

 而就在这时,张輗骑着快马奔袭过来。

 “殿下……不好…有人想抢狩场……”

 “是谁?”朱瞻墉问。

 张輗道:“赵王,虽然那个家伙戴着面具,但是他的随从没戴。”

 三皇叔?

 估计被皇祖揍的不敢见人了,那日被留在奉天殿中,听说三皇叔离开时,像黄花大闺女羞与见人。

 陈昭他们几个也来了。

 “殿下……俺都快狩到野猪了,不能空手回去啊,俺还带了弩来,要不偷偷给他来一发?”房通达拿出作弊工具。

 陈昭立即鄙视:“入你娘的,房通达,老子就说你最近怎么射艺大涨,合着是拔下弩箭,再插上弓箭。”

 武康伯家公子徐桢声音愤然:“殿下,怎么办?”

 “咱们好不容易狩一次,赵王又如何,不能让他!”张輗大叫着。

 朱瞻墉悻悻道:“走吧,下次我们再来。”

 张輗等人听完就炸毛了,他们可不是懂得忍让的人,由于父辈的关系,也知晓太子和赵王的关系。

 “殿下,你要是不敢揍他,俺来……”

 “假装不认识他。”

 “对,他戴着面具,咱们没认出来很正常的吧?”

 朱瞻墉却拿出老大的气势,让他们走了。

 他不怕朱高燧,狩场也能满混过去,但出宫跑来打猎,怎么说都理亏,而且,有可能狩场会被皇室征用,不见朱高燧是最明智的选择。

 张輗等人见朱瞻墉发话,虽然心里很不爽,但还是乖乖地跟着朱瞻墉离开了。

 朱瞻墉从狩场东面下山,绕道离开。

 另一头。

 被勒令凑足二十万两纹银。

 朱高燧太憋屈,想出来打猎散心,本想命人找个野狩的山林,无意中寻到这处狩场,乍看和寻常山林无区别。

 潺潺的溪水长流,汨汨的清泉不分冬夏,雁、雉、野鸭、山鸡啼于林间,獐、鹿、狐、兔成群结队,俨然一片江南景致。

 不奇怪。

 京城乃天下首富之地,豪绅庄园大的吓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