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世祖》

第三十九章期望(1/3)

  英格兰与法国想要与大明联盟?

  朱谊汐是丁点都不信。

  万里之遥,根本就毫无配合所言。

  细究而来,无外乎英、法觊觎荷兰对于东方贸易的垄断罢了,想要瓜分荷兰在东方的殖民地。

  英格兰人在印度东海岸,已经建立在商站,寻觅撬开荷兰的垄断贸易。

  这可是一笔每年数百万英镑的生意。

  荷属东印度公司也因为东方贸易,在郁金香泡沫顶峰的时候,该公司市值为7800万荷兰盾。

  哪怕如今,市值依旧超过千万荷兰盾。

  年分红达到了百万荷兰盾。

  而要知道,英格兰一年财政的收入才两百万英镑,这是何等的夸张。

  英格兰人嫉妒得发狂,自然想要分一杯羹。

  虽然不知道欧洲使团如何与荷兰人谈判的,但朱谊汐却深刻的明白,荷兰人不过是明日黄花,英国才是真正的饿狼。

  “同盟一事,与我大明无益!”

  朱谊汐微微摇头:“不过听闻贵国在印度建立起了不少商站,倒是值得我国学习!”

  罗伯特一愣:“陛下,那可是整个香料群岛,数百万银圆的收入……”

  “放肆!”一旁的门冬脸色骤变,呵斥道。

  “我妄言了!”罗伯特立马低头认错。

  “我国与荷兰关系亲近,倒是无有矛盾,岂能因为利益就倒戈相向?”

  朱谊汐高声道。

  这一刻,圣光打在他的脸上。

  罗伯特悻悻离去,阿卜杜勒则同样无功而返。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皇帝,阿姆河流域虽然他印象不深,但位置重要,藩国必须是要设的,即使是作为辽国的屏障。

  片刻后,传口谕的宦官就抵达了滁州伯府。

  贾代化在拿下布哈拉汗国后,就成了滁州伯,辽国相,前几年又拿下巴达克山,彻底封死了通向安西的通道,使得安西彻底安稳下来。

  但他又顺便扩地千里,拿下阿姆河流域,十几座大小城池,数十万众。

  按照朝廷的规矩,这是军功,是要封赏的。

  不过,这样的外域小国,功勋的含金量太低,故而晋封为侯爵则不够。

  因此,朝廷在问过贾代化的意见后,晋其父贾演为泰安伯。

  一府双伯。

  贾代化之弟,贾代善,也莫名其妙的成为伯爵的继承人。

  在勋贵之中也赢得了莫大的名声。

  “伯爷,陛下有召!”

  “前面带路!”

  把儿子从怀中放下,贾代化迫不及待地换上官袍。

  在外数载,回国后他倒是歇了两年,挂着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一职,全当修养。

  “看来陛下想让我镇守一方了!”

  贾代化摩拳擦掌,颇有几分惊喜。

  各省的总兵,基本是勋贵轮流上岗,然后再回京间歇几年,伯爵、侯爵居多。

  至于国公,其威望卓著,基本上都在北京休养。

  “这是去哪?四川?或者广西?怎么还没人造反啊!”

  贾代化坐在马车上,面色平静,但心里却百转千回,想个不停。

  不过,等到他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帝却是毫无相关的问题:“阿姆河流域确实能种田?”

  “启禀陛下,臣不敢虚言,阿姆河流域方圆数百里,河流纵横,田地密集,又不如辽国苦寒,实乃个好去处。”

  贾代化如实道。

  “甚好!”朱谊汐笑了笑:“这是天赐我大明啊,若是不取用,岂不可惜?”

  “朕早就准备设立邢国,但如今却必须加快步骤了,波斯人可等不及!”

  听到这,贾代化神情一怔。

  不会是让我当邢国相吧?

  朱谊汐哪里管他想什么,直接问道:“邢国是你打下来的,一直让辽国代管也不像话,你可有人选治之?”

  听到只是征询,贾代化这才松了口气:“邢国地方复杂,与中原相去万里,须得一能文能武之人。”

  “臣实不知何人能任之……”

  虽然担任国相后,藩王都会奖励一个郡侯,或者郡公的世袭爵位,但去如此异国他乡三年,简直是让人受折磨。

  更别提还是给子孙挣的,自己没有好处。

  贾代化可不想得罪人。

  朱谊汐点点头。

  这番人选,只能在安西等边疆官场选拔,得适应复杂的环境。

  聊了几句后,朱谊汐瞥了一眼贾代化:“科尔沁将军将回京述职,你准备准备吧!”

  “臣叩谢陛下隆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