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贡生》

第三百八十三章 入戏太深(3/4)

可不信。”

  眼下刘健是不得不这么说。

  大臣联名参劾张周,也只能从张周以方术乱国这一条来入罪,别的……张周那么多功劳,是个市井小民都能看到,他们也没法直接无视,毕竟之前以功勋给张周赐封为莱国公,也是经过正规手续流程走下来的。

  文臣也不能打自己的脸。

  而他们在上奏中,也是提到过去两年北方旱灾、南方水灾,还有各地的天灾人祸,想把这些事全都归到张周的头上。

  所以刘健才会说出“不可不信”的话。

  朱佑樘道:“刘阁老,你觉得如果哪里发生了灾异,就说是因朕用秉宽所造成的,对秉宽是否过于苛责了?秉宽也可有用过灾异之事,来攻讦于朝中同僚?”

  刘健道:“有建昌伯之事。”

  “那是秉宽提的吗?”朱佑樘着恼道,“秉宽时不过提出建昌卫或有地动发生,连朕都不敢说这与建昌伯的为非作歹有直接关联,且此事不是你们提得最多?”

  当皇帝的也有脾气。

  当时你们拿建昌卫的地震强行联系到张延龄的为非作歹,还让朕将张延龄发到西北去“戴罪立功”,还解救了建昌卫指挥佥事彭泉,怎么现在却倒打一耙,说这是秉宽所为?

  “钦天监!”

  朱佑樘怒喝一声。

  倒霉兮兮的吴昊,从文臣堆里走出来,他脸上分明露出一种生无可恋的绝望。

  我就是个棋子,被你们拿出来当猴耍的,爱咋咋地,赶紧把我给整死吧,我活够了。

  “是你跟英国公说,或有灾异之事发生,还是在京师,且还能跟张秉宽联系在一起?”朱佑樘厉声喝道。

  吴昊道:“是。”

  “那到底是何灾异?”朱佑樘喝问道。

  吴昊心想,陛下您难道不知晓?还是说这是张秉宽的阴谋,他故意诓我的?

  吴昊侧目看了看张周,这才道:“是雹灾,于戊子日,也就是四天后。”

  朱佑樘冷笑一声道:“吴监正,你好大的本事,这你都能推算出来?”

  “臣……罪该万死。”吴昊差点想磕头认错保命了

  “你没错。”朱佑樘道,“身为钦天监监正,算出什么事情就如实上报,这本就是你的职责,但你跟英国公提及此事,意图为何?是为了让他强行把此事联系到秉宽身上吗?”

  “呃……”吴昊哑口了。

  这不是我想去说的,是张秉宽他自己想说的啊。

  他还假借陛下您的名义呢。

  要怪……全都是张秉宽的错。

  朱佑樘再环视在场之人道:“诸位卿家,今天朕看到一份奏疏,是朝中诸多大臣联名参劾秉宽的,说他以方术进幸,是为大明的奸臣,以此而乱国本。朕想问问,是否你们也认为,朕应当将他弃之不用呢?”

  在场大臣心想,我们都参劾他了,自然是想陛下您将他赶得远远的啊。

  这还用说吗?

  什么为国为民的,历来为国为民的人可就多了,我们只认可传统的规则,王安石和司马光谁忠谁奸?两派还不是于朝中水火难容?

  为立场而牺牲个人利益,那叫个事吗?

  但面对皇帝如此的质问,现场却无一人出头。

  朱佑樘道:“对于秉宽的论功行赏之事,延后到戊子日之后,朕倒想看看,京师之中是否有雹灾发生,如果有,再另当别论。”

  “陛下!”刘健这次要赶紧表明态度了,“如此之事,过于荒诞,未必需要此一事来验证。”

  一直都没说话的张周却笑道:“刘阁老,陛下又没说不治我的罪,要等个几天,看看是否发生雹灾。有的话,那是上天对我的惩罚,我甘愿离开朝堂,安心去当个隐士;若然没有……那跟今天还有何区别吗?其实我倒是觉得,吴监正言之凿凿,应该是胸有成竹吧?”

  “你!”

  刘健怒视着张周。

  很多人也义愤填膺。

  光是张周在朝堂上说话这嘻嘻哈哈的态度,早就为他们所不爽了。

  但张周也不是开此先河的人,之前就有谢迁没事在朝堂上插科打诨的,照样成为弘治时期人人称道的名臣,凭啥张周就不行?

  张懋道:“还是秉宽你为人坦荡啊。”

  张周笑道:“英国公,你是站哪边的?”

  一边拿灾异之事来攻击张周,偶尔还忍不住要帮张周拍拍马屁……

  张懋笑呵呵道:“老夫是站在公义一边的,也是站在大明和朝堂一边的,如果上天真有意降罪于你,你离开朝堂,不也正是你一向所推崇的听天意而行事?”

  “英国公言之有理。”张周拱拱手。

  在场大臣看完这一幕,都快气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