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156章 嫂子对不起你(3/7)

场呢。

  所以啊,现在解决了用油难的问题,造车难又提上日程了。

  李学武开着车,随着车流行驶着,眼睛却是看着左右的车辆,脑子里想着汽车的事。

  让他开矿采石油他做不到,可轧钢厂啊,什么工业设备没有,造车很困难嘛?

  夏中全每次被他问的时候都说快了快了,正在攻克,可三个多月过去了,发动机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发动机的问题不解决,汽车工业的其他项目就没必要进行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零部件装配的条件,汽车制造厂生产一台汽车,连特么螺丝钉都得自己造。

  为啥?

  这个时候不讲究配套和集成,讲究的是自力更生。

  老子是造车的,还能让你个造螺丝的给为难住?

  所以这个时候的造车成本极为高昂,所有零部件都需要开项目来造,造一批换一批,也就是后世所发现的,补充零件有的时候不能用的问题。

  为啥都找同批次的,就是因为一台机器,换了几个项目后,再回来造第一个的时候,即便是按照数据进行调整了,可造出来的东西依旧是两样。

  发动机里的零件可跟自行车泥瓦盖不一样,用钳子掰两下就能按上了,这个差十分之一头发丝也不行啊。

  所以在选择造车的第一个项目上,李学武给夏中全定的就是仿制威利斯。

  虽然发动机还在攻克中,可其他项目也已经在准备中了。

  只是发动机没冒烟,其他的项目就得等。

  李学武自己就有台威利斯,他还能不知道怎么设计汽车?

  没有人比李学武更懂设计了,也没有人比夏中全更懂李学武的设计了。

  每次夏中全看见李学武递给他的“伟大设计”,他都想要一头撞死。

  思路极其清奇,卖点极为突出,画工极为抽象,理解极为困难。

  主打的就是一个精神理解,看图猜意图,夏中全最怕李学武搞设计了。

  曾经他说过,李学武去保卫处是杨凤山厂长最英明的决定,他也无比的庆幸,李学武没因为高中毕业而来设计处当技术员。

  这样的设计“鬼才”只适合当领导,如果当技术员,早被他收拾死了。

  李学武给夏中全的设计手稿是他精心“研究设计”的,废寝忘食抄的小鬼子经典越野车型吉姆尼。

  当然了,也不能说抄袭,毕竟吉姆尼也抄威利斯了,大哥别说二哥。

  李学武借鉴的只是风格和意向,实际上还是基于威利斯整体来完善的。

  正经的威利斯是没有顶棚的,它只有软顶,帆布的,冬天开起来很爽的那种。

  有的威利斯连帆布顶都没有,直接用脑袋硬扛风,相当的钢儿。

  李学武要求夏中全做到的是,给威利斯加个顶棚,至少冬天是保暖的。

  外形不能再那么粗框了,要细腻些,前盖能从前面打开,而不是从腰上掀开。

  除了车身整体结构要用钢材外,其他能用薄钢的就用薄钢,能用木材的就用木材,最大程度上减肥,减重。

  威利斯的设计是为了战争需要,那是要用来撞坦克、扛大炮的,正常交通用不到这种强度的车身。

  还别说,这个时代撞车不新鲜,可少有车身损伤严重的,多是司机嘎屁。

  主要还是车身用钢太多,全钢车身也有的是,车重轻轻松松都过四五吨,后世哪有啊。

  威利斯发动机本身就有60匹马力,如果车身减重,那跑起来就更轻松,更快了。

  原设计车速最高105公里每小时,这么一改,轻松上120了。

  李学武给夏中全定的套路是,货运小皮卡、载人面包车、公务吉普车,以及特殊用车。

  公务吉普车就是要做到李学武要求的那种,内部舒适,外部美观,动力足够,功能齐全。

  既然在指挥车上都能实现暖风和电台,那公务吉普车上实现供暖和收音机总不成问题吧~

  李学武那台威利斯是丈人在半岛缴获的M38A1,车上就已经有了24V电气系统了,实现更多功能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玩意儿不就在于设计嘛,李学武最懂设计了。

  安全带成本不高,可以作为宣传卖点。

  真皮座椅不好办,可针织座椅还是好办的,交给联合企业生产呗。

  通风和暖风功能也不难,还是在于设计。

  收音机功能不就是把收音机装到车里嘛,这个不难做,只要汽车装电瓶就行。

  这样想来,李学武看着满大街的车辆,只要依托威利斯发动机和它的底盘进行无限开发和魔改,按照他的设计思路进行发展,那轧钢厂造的车一定能吊打现在道上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