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6从知青开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常委会上的冲突(1/2)



  经过之前几次和刘岩的当面较量后,李锦林渐渐了解了刘岩。

  虽然他心中的怨气和牢骚越来越大,可是只要一见到刘岩,顿时就像耗子见了猫似的。

  此时此刻的李锦林,心中慌乱而恐惧。心想,不知道刚才的那些牢骚,刘岩到底听到了没有?听到了多少?

  刘岩坐了下来,沉声说道:“一个县要发展经济,首先,县城要成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中心。

  连县城都发展不起来,连像样的投资环境都没有,谁还肯来投资?

  临元是一个大县,130多万人口。据我最近调查分析,临元县的人口远远不止130万。

  这130万还是10年前的数字,应该说现在临元县目前的人口,最少也在150万。



  目前,由于经济的原因,县城不像县城,整个县城城区的人口还不到10万!

  要发展经济,首先要发展城镇人口。

  我们的目标是:县城城区的人口,要在三年之内增至30万—40万。

  人口多了,就必然涉及到衣食住行,这样才能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远些。

  我之所以这么做,绝不是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为了搞政绩工程,是往我自己脸上贴金!”

  说到这里,刘岩把目光从李锦林的身上移开,在那些低着头的常委和县长们身上移动着。

  此时的李锦林,心里狂跳着,他明白,刘岩的这些话,明显是在针对他说的。

  在刚才的会议上,他的发言最激动,言辞最锋利。

  就在刘岩进屋之前,他还在发着牢骚。他对刘岩确实是满肚子怨气,这些怨气主要是来自于罢免了他的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职务。



  听刘岩这么一说,他断言,刘岩在进屋之前,完全听到他所说的话了。

  他不由得又想起当年,是黄明昊把他摆到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上的,是黄明昊把他提拔到县委常委的重要领导岗位上的。

  这几年来,他李锦林在临元这块土地上,可以说几乎达到了呼风唤雨的地步。

  可是刘岩来了才几个月,竟把他政法委书记和公安局长的乌纱帽给摘掉了。

  现在这徒有虚名的空壳常委算什么?

  这不是从一个制高点被刘岩给踢下了万丈深渊了吗!

  想到这里,李锦林只觉得一团怒火顿时往头顶上蹿,激动得满脸通红:“我们都是党员干部,做事情要光明磊落,没有必要偷听别人的讲话!”

  刘岩闻言,差一点笑了出来。

  他心里虽然很不高兴,却不愿意在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联席会议上和一个普通常委发生正面冲突。

  于是,他冷笑了一声,说道:“锦林常委……”



  刘岩这话刚一出口,李锦林顿时感到非常刺耳。

  过去他听惯了李局长,也是他最得意的称呼。

  在李锦林的眼睛里,县委常委虽然是副县级领导,但大凡被人称呼常委的,都是无职无权的人,就像他现在一样。

  真正的实权远远不如县公安局局长!

  “锦林同志,”刘岩接着说道:“我要向你说明的是,我并没有偷听你的讲话。

  何况,你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的两套班子大会上的发言。

  你是讲给与会人员听的,我作为县委书记,自然也有听的权力,怎么能说是偷听?

  如果你的讲话怕人听,那么,你又何必在这样的会上大放厥词……”

  “你,你……”李锦林打断刘岩的话,但又突然间像断了电似的,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刘岩盯着李锦林,似乎在等着他往下说,会场顿时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人都愣愣地睁大眼睛看着李锦林和刘岩。

  看得出,李锦林虽然强忍着自己,但眼圈已经红得有些发紫了。

  “说下去!”刘岩走到李锦林身后,弯着腰,沉声说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话在会上说好。”

  李锦林眼中冒着火,心脏里的血液不断向外涌动着。

  幸亏他年轻,血管通畅,否则说不定在这一刻真的会发生心肌梗塞。

  李锦林满脸血泼一般,突然说道:“县委、县政府两套班子领导都在这里。

  你这人太霸道了,太自以为是了!

  什么事情都听不得不同意见,临元被搞成什么样子了。

  省市调查组都已经来了,你还如此不可一世,你……”

  会场上的人,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看着李锦林,觉得李锦林简直是疯了,居然敢和县委书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