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八这么一闹腾之后,局势好像就进入了沉寂。
报纸第二天头版头条,阐述了庶人拱栿的事情,将条理都弄清楚了。
他随母亲娄氏跳江未死,被路过疍户所救。
皇帝清查赣江和长江疍户,给他们上岸的机会时,发现了朱拱栿的身份。
兵士带走了他,朱厚照最终选择没有杀他,而是隐藏了起来。
这和以往杀人不眨眼的皇帝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且朱厚照还给他安排了玉牒户册,将枣阳安穆王这一支一个绝嗣的中尉身份,拿来给他用。
然后还将他送去杨一清这里读书,让他给老臣颐养天年去。
毕竟杨一清无嗣嘛。
和朱厚照早时候一个待遇。
头版头条,绘声绘色的将所有过程一一讲解,上下都是一片赞誉。
毕竟皇帝虽然干掉了宁王,但得知宁王还有忠义儿子的时候,还是想着留下来。
也赞赏朱拱栿,为全忠孝,不肯埋名。
更赞赏杨一清,说他教育很好,可为大儒。
但相较于民间的赞赏,东南一批旗帜鲜明的反对新政者就遭殃了。
他们以“宁王余孽”的名义被抓。
然后斩首的斩首,处死的处死,在报纸的角落,能看到相关的报道。
内阁。
众人几乎同时间放下报纸,表情不一。
“这是最后一批了吧。”
“肯定是了。”毛纪苦涩的看向提问的毛澄,“但也不见得是最后一批,尤其是陛下下旨拆凤阳府,将凤阳高墙及其四周,统一划入凤阳府,凤阳府现在就变成了一座只拥有四座卫星城外加祖陵的府邸。
其他土地,全部划入附近的州府管辖。大部分归入了安徽省潼关。
凤阳府真的成了一座监狱。”
朱厚照对凤阳府的调整,目的也很明确,中都归中都,但凤阳这么一拆,就意味着政治职能被消解了不少,只剩下军事职能居多。
因为现在确定的凤阳府的大小,只剩下后世蚌埠市的大小,北面划成宿州府、阜阳府、亳州、以及寿州(今淮南市)。
凤阳大小被削的同时,本地百姓也被大部分迁徙离开,凤阳本地的知府,将会统一为宗亲出任。
这目的也很清晰,凤阳就是未来关押不听话宗亲的监狱。
同时也给本地的安徽巡抚不小的行政权力和军事权力,毕竟整个凤阳,都划入了安徽统管,非必要不会重新安排凤阳巡抚。
最后,就是应天巡抚的管理调整,之前朱厚照没有将安庆交给应天巡抚管理,最远直到铜陵。
这一次朱厚照正式给出规划,将铜陵划归安徽,应天府下设:芜湖州、太平州(今马鞍山市)、和州、滁州、应天府直辖诸县、镇江州、广德州、宣城州、宁国州。
基本上涵盖了后世的芜湖市、马鞍山市、滁州市、南京市、宣城市、宁国市、广德市。
辖区范围比较之前小了一点,但更加细化。
因为应天府尹之上,还会增加应天巡抚。
应天府尹只负责应天府,应天府附属州县,应天巡抚能直接绕过府尹进行督管,并且应天巡抚不常设。
如果朝廷没有为人巡抚下来,那就是应天府尹就负责直接代管诸州。
类似于现在的直辖市。
这么一划,也把江苏彻底变成江东,同时再安徽和江东之间卡了一个点,防止二省勾连。
毕竟现在不是后世的工业社会,二省勾连肯定不是经济合作,极有可能会变成东南互保,因此必须进行拆分。
毕竟昔年南直隶太庞大了,看着就很恐怖。
现在一拆,内部的经济结构再类似一下,必然爆发冲突,那么就更需要有人居中调节了。
总之,朱厚照对于行政区划的部分调整,也将会正式开启,东南应天府工业发展的进程。
因为第三天,太平州正式落地一套钢铁工业基地项目,太平州境内的铁矿,将成为未来东南最大的钢铁工业。
不仅能支撑东南钢铁使用,还能辐射四周,进一步打击各地的钢铁价格。
朱厚照做国营生意,都是薄利多销,惠及的是普通小老百姓。
至于士绅豪强,这会儿都要去北方去了,哪有空管南方发展成啥样了。
时间就在这般调整中度过。
正德二十一年的元旦,悄然而至。
“黄历!黄历哟!卖黄历哟!”
不少人元旦出来祈福,还未进入寺庙,就听到了叫卖声音。
“朝廷新颁布新制黄历,一天一页,可以折叠挂在钉子上,也可以用一天撕一天咯!”
“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