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砥砺前行

第三十三章 赠君宝刀 原来是他(求票)(1/2)

 有了秘籍,陈青兕终于摆脱了老套的敢死五招,开始练习整套的唐军刀法。

 相比小卒学的五招,全套的唐军刀法杀气更重,同样不设防,一招连着一招,招招抢占先机与人搏命。

 陈青兕一开始有些不解,但很快便想明白了,因为有甲的缘故。

 战场拼杀分秒必争,哪有攻守对战的时间,一招一式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筛选下来的杀敌之技,讲究的就是如何最快最有效率的速度杀死对方,甚至于以轻伤换敌重伤。

 大唐是这个时代最发达的国家,不论着甲率还是战甲兵器的质量都胜于敌人,拼起命来,绝对占据优势。

 如此刀法配合大唐的武德,无怪这个时期的唐军常胜不败,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如若草芥。

 只是?

 陈青兕有些无语,自己是一个文人,要学当学自保的武功,学这以命换命的功夫有啥用?难不成还跟人拼命?丫头片子也不知道跟虬鬤客讨要本天下前几的刀法,就跟武侠小说里一样,学了就能大杀四方,那该多好。

 其实他这是异想天开了,江湖功夫与战场功夫是截然不同的两条道。

 江湖功夫变化无端,功夫越繁杂需要注意的地方越多,很多东西仅靠所谓的秘籍根本行不通。

 陈青兕从未接触过江湖武艺,真给他一本厉害的刀谱也练不出来,反而可能将自己练废了。

 相反唐军刀法简单易懂,虽说炼精极难,但只要练得皮毛,不遇上真正的高手,自保却是不成问题的。

 陈青兕腿伤已好,已经搬回了自己的住处。

 这日一大早,陈青兕在院中练刀,锻炼体魄,手中柴刀翻飞,一招比一招迅猛,凭借登山涉水练出的脚步,加上练习弓箭磨炼的膂力,竟然颇具威势。

 “请问这里可是陈青兕的宅邸?”

 这时篱笆外传来一声询问。

 陈青兕寻声望去,却是一个体格粗壮的少年郎,他一身麻衣,背上背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正站在篱笆外边。

 少年郎见陈青兕看向自己,忙道:“在下张辉,龙泉县人士,敢问尊下可是陈青兕前辈?”

 前辈?

 陈青兕满脑子雾水,说道:“在下就是陈青兕。”

 少年张辉幸喜道:“在下奉师傅之命,为陈前辈送刀。”他说着解下了背上的木盒。

 这小铁匠是龙泉县最出色的铸剑大师陶青鸿的徒弟,陶青鸿年过七旬,早已不亲自铸造兵器,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受江湖人追捧,千金难求。

 然而近日却出山亲自在旁指点,让得其真传的大弟子打造了这把宝刀。

 小铁匠从师兄嘴里听多了师傅早年的诸多英雄事迹,此番奉命送刀,自己脑补了宝刀赠英雄的戏码,远远便见陈青兕将一把柴刀挥舞的虎虎生威,将他视为绝顶高手。

 陈青兕心中欢喜,却是淡定上前,将手中柴刀插进腰间,上前接过木盒。

 张辉眼中闪过一丝崇拜,暗忖:前辈好气派,表情更是敬重。

 陈青兕不免自问:“莫非自己是武道天才?”

 他压根不知陶青鸿在江南江湖的地位,打开了木盒,一把精致的带鞘宝刀出现在眼前,刀鞘刀柄是用花梨木制成,古朴厚重,握刀在手,入手微沉。

 张辉眼尖讨好的去接木盒,以便陈青兕能空出手来拔刀。

 陈青兕微微点头,抽出了手上的宝刀。

 闪亮的刀身反射着初升的太阳,青光耀眼,陈青兕并不懂刀剑,但就算是一个门外汉,亦能看出这把刀的不凡。

 张辉眼眸中闪过一丝痴迷,说道:“这把刀是用百炼钢,西方的精铁,融合锻造而成。不敢说削铁如泥,却也胜过世间大多兵刃。”

 陈青兕细细端详着手中的宝刀,它是一把大横刀。常见的一般横刀长为两尺余,也就是六十到八十厘米之间,而手中的横刀却有三尺余,大概一米一,刀身笔直,窄刃厚脊,刀锋锐利,刀尖细长,兼具了劈砍与破甲两种功能。

 单手握着刀柄,轻便迅捷,双手握柄,又刚猛霸道。

 唐刀,这可是男人的梦想。

 看了看腰间的柴刀,陈青兕没有半点犹豫,将这把跟了他八年,反复修复锻打且助他杀过敌的柴刀,往柴堆方向丢了过去。

 陈青兕收刀入鞘,心情极好,很大方的给了张辉三个通宝。

 有宝刀在手,陈青兕比往常多练了半个时辰,直至体力不支,方才停下休息,抚摸着宝刀,脑海里莫名生出一个念头,若现在是三月便好了:此刀在手,村里还能有齐人高的油菜花?

 随着婚期的临近,陈青兕也从读书、练刀中走出,开始整理住所,布置婚房。

 至于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