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的棉花蔬菜种子,先正达、瑞克斯旺的花卉和蔬菜。
除了西南,其它五大玉米产区都是天禾的S、A、B级市场。
七八成的市场份额就是三四千万亩的面积,开玩笑呢,还有其它几大玉米产区就不管了吗?
东北、黄淮海、华北、京津冀、西北、西南,这是全国6个主要的玉米产区。
256点?
平均每个月增长41点,这次也差不多刚好过去了一个月,增长了47点。
但无论是哪个数字,毫无疑问,天玉1号在黄金玉米带已经成为了第一大玉米种类。
2005年,在种业圈干了多年销售的佟玉东准备自己单干。
但整个仓库里的种子已经基本销售完毕。
这个梁子,登海种业算是和天禾种业结下了。
野生种的抗性确实会更稀有一些。
同时还分析了下外资种企在国内的布局。
比如说,吉省日报采访农民时的景象。
这个叫张平的,明显在危言耸听了。
三农问题从来都是上层关注的核心,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每年的春耕季节,农田里都少不了记者的身影。
天禾这两年在蔬菜领域虽然开始发力,但抢回了的市场份额不超过10%,甚至更少。
想到这,郭阳心神又沉入种子商店。
不过花卉领域的情况倒是属实。
“没有活路啊!”
天玉1号受到农民抢购,农资店,种业公司……
徐小雪:“那你们有卖套牌种子吗?”
他在YL市种子商业街路口的马路对面租下了门面,开起了自己的种子公司。
一连串的媒体报道,无疑媒体的嗅觉是敏锐的。
由于国内投资条款的限制,外资公司不能控股国内粮食作物种企。
“303点自然能量。”郭阳有点讶然,上次是多少来着。
等等类似的题目,总结下来就一个意思。
农业局某科长估计天玉1号的市场份额是30~40%,
“绕开重点区域,向黑龙江、内蒙的一些边缘地区去覆盖。”
天玉1号、先玉335和郑单958等优良品种的挤压,导致其它国产品种(本地)的市场空间陷入窒息境地。
只东北就有五六千万亩玉米播种面积了吧!
突然,郭阳无意间瞄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文字描写的还挺有趣。
拍摄的画面上,天禾为了促销种子而制作的促销塑料水杯尚余两三箱子。
华夏经营报;
粮油市场报;
鲁省日报;
他拿起手中的农民日报,种业周刊是农民日报旗下的。
也同样能达到目的。
万物复苏的季节,不论是苜蓿,还是沙漠里的梭梭,抑或是草原,头上都开始带了点绿。
从农民,农资店和种子公司的角度,夸张性的形容了天玉1号的市场影响力。
播种季节,忙也是正常的。
外资的想法很简单。
“忧起天玉1号……”
店主卖惨的说道:“天玉1号的种子确实只有天禾种业才有卖,但如果我们不在店前摆一个天玉的袋子,老百姓就不会进你店里买种子。”
记者问:“天玉的发芽率要高多少?”
这明显就是在夸大事实了。
这些都是郭阳陆续的转移进来的,用于平时试验的样品。
随后又是一些啪啦啪啦忧国忧民的内容,什么种子安全,粮食安全之类的内容。
但今年跟往年不一样。
不同的是,徐小雪毕竟是专业的种子记者,了解种子套牌的内幕。
郭阳也只是笑了笑就翻了过去。
不过他通过一些图片,真的看到了如瞿阳所说的先玉335的身影。
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是常态。
“天玉1号市场竞争力太强。”
用微弱来形容是不是有点瞧不起人?就仿佛在嘲讽男人的丁丁又短又小一样。
种业周刊的记者
这就导致一放开,整个市场就立马沦陷了,带有外资性质的蔬菜花卉种子占据了九成以上。
其中又以黄淮海和东北为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