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各路媒体的报道(3/3)
>
“今年就只有去年销量的五分之一了。”
“吉省每年玉米种子销售量大概有2亿斤,往年我们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0%。”
尤其是花卉和蔬菜,这是国内已经沦陷的领域。
随后,该记者又去采访了当地农业局,以及农业大学的遗传育种系教授。
春天到了,大地绿了,连种子商店也要发情了?
店主偷偷告诉徐小雪:“天玉的没有,但有先玉335,同样是好种子,还便宜。”
“全都是天玉1号带来的困境,天玉1号可能已经占据东北70%~80%的市场。”
看到这里的时候,郭阳眼睛一凝。
天玉1号2.06亿斤种子,播种面积拢共也就5800多万亩。
“大春天里,居然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面对华夏经营报的采访,他说道:“市场并没有相信中的那么好,如果不是一些原先积累的老客户,很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农民日报……
还是那个熟悉的空间,冰冷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种子袋。
张平是吉省平安种业老板,春节之后,张平就恨不能脚不沾地。
让人看了还以为洋种子又在国内攻城掠地了呢。
在九泉呆了几年,郭阳对九泉的种业发展情况也了解得很清楚了。
连各地的农业局和专家也是这种趋势。
而且还只盯着行业排名前列的种企。
郭阳认为这个数字才算靠谱。
工作人员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徐小雪聊着。
自然能量积累的速度也加快了。
好像也很合理。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178xs.com。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2.17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