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思考了一瞬,注意力又回到了余小川和余洪海的身上。
两人都是从海外赶回来的,一个岛国,一个土耳其。
郭阳一边泡着茶,一边向两人介绍着嘉禾的出海战略,随后又言明两人升职加薪,但需要长期驻扎海外。
郭阳问道:“几个海外大区,你们想去哪?”
余洪海不假思索的说道:“中东,丰凯在土耳其的合资组装工厂也投产了,我去那里,那边刚好也开始辐射欧洲、北非和西亚市场。”
郭阳看向余小川,“老余呢?”
余小川说道:“我也更倾向于去中东。”
郭阳皱了皱眉,说道:“中东那个火药桶,你们两人怎么还撞上车了?”
余小川解释道:“现在日韩和东南亚的苜蓿市场已经打开了,中东也是苜蓿进口超级大户,还出得起价。
不过市场一直以来市场都被西班牙把控着,西班牙的加工工艺不一样,中东大户也习惯了西班牙的工艺。
想争夺更多的中东市场,还得下一番功夫。”
两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貌似还说的都挺有理。
郭阳说道:“你们要站在集团的角度,这次是大农业范围,而不是单单农机和牧草,种子以及其它农产品都要考虑。”
沉静了会儿,几人品茗着茶水,余洪海说道:“老板这茶叶还有没,我出国的时候带点走。”
“去找谢时杰,我就这么点。”郭阳又说道:“想好了没?”
余洪海反问道:“老板,你觉得哪个海外大区最重要?”
郭阳想了想,说:“从表面上看,南美市场更为重要,但对嘉禾来说,非洲的潜力更大。”
余洪海笑道:“那老余去中东,我去非洲,那么好的土地,给那群懒惰的黑人全都糟蹋了,我要全给它种上粮食。”
郭阳给两人又掺了茶水,“非洲农业可没有那么简单,抱着你这种心态大概率要吃大亏。”
两人都是市场开拓的好手,但对农业种植的理解却要差上一大截。
中东还好,主要是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另外的都是一些花钱砸的农业。
但非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郭阳不得不多叮嘱一些。
“非洲农业落后,只用黑人懒来解释那就太片面了。”
“对比亚欧和南北美洲,非洲没有大的山系阻隔大洋水汽形成雪山和日常降雨,所以非洲只有雨季和旱季。”
“旱季干死,雨季涝死。”
“那刚果金来说,粮食供应几乎全部靠进口,你们是不是都以为当地的人懒?”
余洪海和余小川对视了眼,然后点了点头。
郭阳笑道:“并不完全是这样,最主要的还是土壤、光热、水源等环境条件都限制了刚果金种植业的发展。”
两人好奇的看着他,这有点颠覆了他们的认知,非洲穷和缺粮以往他们都认为黑人懒是主因。
郭阳说:“刚果是拜热带雨林的淋溶作用所赐,在热带雨季的影响下,这里的土地常年受淋溶作用的侵蚀,土壤里可溶性无机物几乎损失殆尽。
这意味着农业生产中所需的三大肥中的钾肥极度缺乏。
一般化学知识告诉我们,几乎所有的钾盐都是溶于水,所以钾元素最容易通过雨季淋溶作用而流失。
在刚果有种景观,每逢旱季,到处都在烧荒,他们不种地,为什么又要烧荒呢?
因为草木灰可以作为钾肥,如果不烧荒,若干年后,原来的丛林草地也许会变成荒漠。
而非洲人的烧荒,恰恰是对生存环境的一种保护,而且有计划的烧荒,总比落地雷引起的突然而至的大火要好得多。
同时又因为雷电多,土壤不缺氮肥,所以刚果的很多丛林还是非常茂盛的。”
说到这里,郭阳缓了下,喝口茶水,余洪海连忙问道:“树木茂盛,为什么种粮食就不行?”
“同样是因为淋溶作用,导致即使是从未开发的原始地块,其土壤腐殖层依然非常非常薄,而腐殖层对于水稻、小麦等禾本科作物的生长尤为重要。”
“另外刚果雨季不缺水,但淋溶作用下的土壤几乎不会保持任何水分,同样不利于传统禾本科植物生长,因为它的根系很浅。”
“所以即使是热带地区,刚果也只能收一季粮食。”
“另外当地紫外线也非常的强烈,而植物生长对接收阳光的光谱是有要求的,过强的光线只会阻碍植物的生长,比如说蔬菜纤维特别的粗,入口口感特别老,很多蔬菜还没有长大,也就长老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