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百姓考虑的,位子不同,想法自然是不一样的。”
“我只是觉得,贪官污吏,杀便杀了,有什么残暴的,难道留着祸害老百姓就不残暴吗?”
说着,又嗦了口汤,支吾道:“真要比起来,我还偏偏觉得咱们这皇帝是千载难逢的好皇帝,最起码他一心为了百姓,最近这些要是放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一句法不责众,砍几个为首的脑袋也就算了。”
“可这管什么用,上头不干净,还指望下头干净吗?朝廷上贪一个,下面就贪一片,到时候提拔一个上来,还不是贪。”
“贪污哪朝哪代都有,说起来,还是咱们这皇帝有魄力,敢贪就敢杀,大不了全部重新换,总归不让百姓受了委屈。”
听着姜胜的话,黄老头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其实啊,他哪里是什么黄老头,他正是这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前不久,他的儿子朱标,也是当朝的太子,朱标,薨了。
自从洪武十五年起,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便接二连三的去世。
让本就孤独的朱元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十多年的浴血奋战,他让华夏大地重归正统。
又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让一片废墟的大明重新恢复了生机,开创了洪武之治。
这其中的艰辛,外人又怎么能体会。
这一路上,他从一个大头兵做到现在的皇帝,他得到了不少,却也失去了更多。
是得了皇位,成为了万人之上的帝王。
可他也失去了朋友兄弟。
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与弟兄们开怀畅饮。
因为君臣有别。
他失去了亲人,他不能像寻常的一家之主一样,为了亲人能抛开一切。
因为他是帝王,他的家是大明。
他至今还忘不掉当初马皇后在死前对他绝望的眼神。
为了大明奉献一生,到老来却换来无数人的责骂,残暴成为了他的代名词。
虽一生豪情,却落得一世悲凉。
有锦衣卫在身边的他,对这些都清清楚楚。
可他又何曾害过一个无辜的平头百姓?
而如今,听到眼前这个相貌极像自己儿子朱标的少年说出这些话,心中甚是欣慰。
“你真这么觉得?”
姜胜快速的将碗里最后一点羊汤喝干净,一抹嘴,说道:“黄爷爷,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就我自己的想法,咱们这位皇帝算的上是千古一帝了。”
“自古得国之正,莫如大明。”
“咱们这位皇帝拿着一个破碗,打下了这泱泱大明,可谓震古烁今,细说历史,除了那刘邦,哪个不是士族豪绅出身,要么就是篡国而立。”
“单就这点,称作千古一帝便不为过。”
说起朱元璋,姜胜可不是吹。
在前世他就对这位贫农出身的汉家皇帝敬佩不已。
如今虽说穿越到他的王朝受了点罪,但依旧不能改变他对朱元璋的看法。
“千古一帝,我还是头一次听人这么说。”朱元璋笑着说道。
此时的他虽然依旧沉浸在丧子之痛中,但能得到一个不知他身份之人的认同,还是挺高兴的。
姜胜将碗筷送回厨房后,一边走着还一边与朱元璋闲聊着,在听到朱元璋略带质疑的话后,便像被人侮辱了偶像一般,说道:“黄爷爷,你还别不信,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那些继位之君就不谈了,就说开国之君,哪个有咱们这位皇帝做的出色?”
“哈哈哈哈。你这孩子,这也就是你没去当官,不然咱们这皇帝还不被你吹的晕头转向。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的人。”
听着朱元璋的话,这次姜胜却罕见的点了点头。
他一边想着记忆中的历史,一边说道:“黄爷爷你说这话也确实。”
“如果咱们这位能改变两点,那可真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古一帝了。”
姜胜本就是感叹的这么一句话,不想朱元璋却上了心。
“哦?改变两点?哪两点?”
姜胜笑着摆摆手:“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突然有感而发罢了,人无完人,哪能苛求尽善尽美。”
“你这孩子,说了又不说明白,老头子我还挺感兴趣的。”
见朱元璋要求,姜胜也只好接着说道:“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赋税策令和封王之法有些瑕疵。”
“你详细说说?”
朱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