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断案实录

第四百零七章:消息(1/2)



太原城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因为靠近元日,大街上的人群络绎不绝,小贩们拼命地推销自家的商品,招揽客人,不少装扮精致的小娘子和小郎君们带着护卫在小摊上逗留闲逛,一派祥和之气。

桑榆一行人走在大街上并没有引起了太大的注意,反倒是他们被周围的小摊上的新奇玩意吸引的走不动路了。

“我早就想带你们逛逛,可惜找不到合适的的时候。”柳锦书欢快说道:“好不容易出来,结果如英和叙之还要去太原府。”?在她的身侧,百里谦一直若有若无地将她护着,“等忙完也可以来逛的,元正七日不宵禁,有的是玩耍的时间。”

桑榆好奇地问道:“竟然足有七日?”

柳锦书道:“可不是吗?其实七日还算少的了,若是遇到大喜事,会一直放开到上元节的,每年的上元节,可比除夕还热闹。”

这个时候的新年基本上从腊月就开始准备了,一直到上元节后,才算真正的过完,若说除夕是阖家欢乐的日子,那上元节就是浪漫的代表,有心的男女会在这一天游玩赏灯,约定终身。

桑榆心生向往,“也不知道我们会在这里呆多久,能不能等到?”

“自然是能的。”柳锦书道:“上元节可是咱们小娘子最喜欢的节日呢,怎么也不能错过了,便是要出门,也需等到上元灯会之后。”

牵着阿疆的周良才接过话道:“要说上元灯会,那咱们长安城可不能落下,我记得每年灯会的时候,许多大户人家还会出些谜面,若是聪慧的、猜的准的,一举成名也是有的。”

不愧是长安城,连消遣之事都要和扬名挂在一起,桑榆感叹了一声,又低头看了一眼神色紧绷的阿疆,没再说话。

这个孩子自从离开关头村之后就是一副乖巧、敏感的样子,似乎是知道自己成了孤儿,他安静的有些过分,除了吃喝之外,其他时间都憋在厢房里,这次周良才带他出来,也有着想让他散心的意思。

希望他不要辜负周良才的苦心才好。

街上的热闹没有挡住一行人的脚步,柳锦书还是记得此次出来的目的的。

她将桑榆等人带到了一处僻静的巷子里,解释道:“之前我派人去找了杨家夫妻,下人说当时他们老两口在屋里冻的直发抖,连取暖的炭火都没有,手上、脸上都生出冻疮了,我担心他们冻坏了,就派人将他们接到了这里。”

这里算是柳锦书的私宅之一,是祖父在她及笄的时候送她的资产,她平时也不需要过问,自有柳家派管事帮忙打理。

大家族的小娘子和小郎君总会从长辈那里收到一些私产,尤其是女儿家,以后会变成她们的嫁妆之一。

桑榆对柳锦书的安排很是感激,“还是你细心,麻烦你了。”

柳锦书盈盈一笑,“客气做甚?不过只是举手之劳罢了。”

虽然桑榆没有说要她帮忙照看两个老人,可既然知晓了,总不能当作没看见,左右不过是吩咐几声的事,算不得幸苦。

管理私宅的是一个年迈的老管事,据说是跟随柳锦书的阿娘的老人了,以前是她的陪嫁管事,年纪大了之后就给了柳锦书,叫他管着私宅,也算了有了个去处。

老管事对柳锦书很是慈爱,招呼她们进门之后,一直忙着端茶倒水,小心伺候,“小娘子可算来了,快进来歇歇脚,怎么也不叫一辆马车跟着?可别累坏了!”

柳锦书对他也很尊敬,“徐伯,上次我遣人送来的老夫妻在何处?劳你叫他们出来说话。”

她们来这里是打算接上两个老人家的,杨家三郎的事已经有了结果,虽然让人痛心,但作为他的父母,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有权知道真相。

老管事做了一辈子管事,最会看人脸色,他知道自家小娘子有事在身,此时不是寒暄的时候,连忙招呼小厮去叫人。

“这两个老人家也是苦命的。”老管事也听说了杨家夫妻之事,感叹之余也有些心疼,他一生未娶、把柳锦书的阿娘当作自己的孩子照顾,如今也拿柳锦书当作自己的孙女看待,很难想象连接失去三个孩子的痛。

也许是听说了有自己孩子的消息,杨家夫妻来的很快,老两口相互搀扶着,跌跌撞撞地跑到前厅,一见桑榆等人就要跪下,双手伏地,“见过各位小娘子,小郎君。”

周良才和阿疆离他们最近,连忙上前扶住两人。

桑榆见两人神色急迫,但精神尚可,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可看起极为厚实,便放心了,“老人家不必多礼,我前些时候去了边关,一时间倒忘记了寻人之事,耽误了许久,还望两位莫怪。”

“哎呦!小娘子莫要这样说话,这话折煞我们两个老不死的了!”杨老丈被周良才强撑住身子,连忙摆手,  “小娘子费心帮忙,我们感激还来不及,何来怪罪之说?”

相比较杨老丈还算沉的住气,杨大娘急切了许多,“小娘子,可是有我儿的消息了?”

桑榆对上杨大娘和杨老丈期盼的双眸,怔了怔,语气轻柔道:“这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