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6 孟阿婆的巴兰(3/3)
楼是四扇可推叠的大铁门,屋内的装修也很符合镇上中年人的常规审美。
根据童欢的介绍,在镇上两条主街能建小楼是当地居民攒下家底后的首选,大部分人只在临街那一面贴了瓷砖,有一部分会把左右两侧贴了,像孟家四面全贴且屋檐围栏做了造型装饰,还围得出院子的,一定是早期就富起来,而且家境在镇里属于绝对上乘。
苏睿假装蹲下来闻干辣椒,用余光扫视摆在门口的鞋柜,女式的六双凉鞋、一双防水户外鞋都是在三线城市和乡镇做得比较开的“广告名牌”,相对来说,男主人的鞋品位略高……苏睿看到拆了鞋带挂在鞋架旁边待洗的女款休闲鞋,目光一凝。
白色球鞋上有几处腻子粉和白乳漆的残印,而鞋侧和鞋底被油漆粘住的深绿色污渍,像是新鲜菜叶踩烂的痕迹,而且不是同一种蔬菜,但没有污泥,所以不是去地里粘上的……
苏睿略一沉吟,巴兰作为辣酱店的老板娘,很可能是去蔬菜批发市场的路上,经过了正在装修的店面,这双鞋虽有疑点,依然在能解释的范围内。他又四处走了走,只在轧辣椒的红发年轻人脚底发现有类似乳漆痕迹,然后担心自己再待下去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和康山、巴兰简单告别,在选了四罐辣酱准备付款走人时,终于听见了店外的刹车声。
随工商局一起进来的干警居然是熟面孔张路,还有专案组的曾浩,苏睿轻轻摇了摇头,阻止了他们打招呼。巴兰笑着迎上来,张路也是孟阿婆的熟客,和她随口聊了两句才说明来意:
“有人举报你们用罂粟壳添味,送去的辣酱里确实有部分成分数值偏高,所以我来查查。”
巴兰眉尖一挑,嗓门立马大了起来:“不可能!罂粟壳都是外面的人嫉妒我们赚钱传出来的谣言,我们不用那东西的。”
“你先别急,昔云有不少卖料包的地方都能买到榨过汁的罂粟壳,但废料的吗啡含量基本都低于万分之一了,一般我们也不查这种小事。但是举报送来的辣酱里的剂量偏高,以那个比例,十块一瓶的辣酱你们是亏本销售,而且送来的瓶子开了封,不能作为充分证据,我们从其他超市里随便拿了两瓶孟阿婆做检测,结果也是合格的。”
听张路这样说了,巴兰的脸色才好看一点:“我们家的辣酱向来就是真材实料,从来不用那些邋遢东西。”
“我们要是真有怀疑,也不能进门就全跟你说了。”
“哪个死不要脸的来诬陷我们,见不得人过得好!”巴兰竖着眉毛对工商局的小陈和小郑也直喊冤。
孟东勒生意做了这么多年,和工商局没少打交道,每年请客喝酒,逢年过节上上下下送点心意,都是混熟了的,所以小陈他们也客客气气的:“老板娘,你莫急,我们过来取样也是走个形式,孟阿婆的酱我们自己都吃,放心的。”
“对,对,但实名举报我们必须查,小陈他们去取样,我跟着看看,麻烦你领个路。这个是曾浩,我警察学校的师弟,过来办事顺便看望我,我也没时间招呼他,就拉他一路来了,你别介意。”
四十来岁的张路说起话来总是和和气气的,叫人生不起防备心。曾浩长得高高帅帅的,虽然三十好几,但看上去倒像个小青年,巴兰对长得好的都格外客气,水都递到他手板心里。
“我有什么好介意的?倒是辛苦你们顶着大日头跑一趟。别人都赖到头上来了,张警官,你们尽管查,最好屋里屋外都查清楚,我们担污名也不是一两天了,这次正好还个清白。”
巴兰笑着递来几包好烟,四人接下了,旁边的住户见又是工商局的车又有警察,陆陆续续凑过来看热闹,把大门堵得水泄不通,苏睿遇见人多就嫌烦,赶紧撤退了。
等在车内的童彦伟已经和苏睿建立了良好默契,一听落座的苏睿提到鞋子,立马和前一日跟踪巴兰的人确认巴兰与红毛是否去过蔬菜批发市场,沿途有没有装修中的店铺,并和龚队报告要求调查与孟阿婆合作的辣椒供应商及红毛的来历,反应速度难得地得到了苏睿算得上赞许的目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veshu.cc。一起小说吧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ve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