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123章 蝉鸣一世 佛魔大战(1/7)

  射日城乱局平息,韦彻命刀斧手散去。

  大管家走入别院,对几名领军头领加以严词,不仅混入刺客,还差点在众军包围之下叫人走脱。

  大龙头的脸朝哪里放?

  这等松懈军阵全被江淮大都督瞧在眼中,把自家虚实暴露个干净。

  另外一头,韦彻当众领罚三杯,更是锐气大挫。

  已没了初见周奕时,排列军阵朗声请他登门的豪情。

  反倒叫周奕在盐城军兵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强大印象。

  一念至此,大院前盯着池中坚冰的韦彻心中空落,急于找事填补。

  他摆了摆手,把两位文书叫来的城内向导遣退。

  上前三步,毛遂自荐:

  “大都督,我领你一览盐城吧。”

  周奕此前拒绝过一回,这次不再推辞。

  很快,十几匹快马从韦府大门前飞奔而出。

  大管家与两位文书望着这一幕,心情各都复杂。

  “大龙头改变想法了吗?”

  “等回来再问吧。”

  三人转身回去,带人收拾满眼狼藉的大宅,他们瞧见屋顶许多大洞,都是被某位大都督踩出来的。

  可见是真的生气了。

  “倘若再打一会儿,怕是要把宅子给拆掉。”

  “这几个铁勒人的箭阵着实厉害,换一个稍弱些的对手,此番定然得手。那可就把我们害惨了。”

  “难怪那左游仙会败。”

  大管家叹了一口气:

  “相比于功力,我觉得最难缠的还是轻功。这等突如其来的箭阵都杀不死,就算他突然发难,我们今日之布局,最多把他手下人杀掉。

  想将他留在这个大宅中,几乎不可能。”

  三人一边查看大宅破损情况,一边做军阵推演复盘。

  韦大龙头,则是领着周奕参观盐城郡的第一特色。

  毫无疑问便是“盐”。

  广袤的海滨滩涂上,星罗棋布的盐田如镜面般倒映天光。

  盐工们赤足踏入齐膝深的卤水池,手持木耙将含盐泥沙聚拢,待烈日蒸晒,再以竹筛滤出结晶的白盐。

  韦彻在岸边指点,讲一些得盐流程与贩运。

  周奕一眼扫过。

  盐场四周,堆积如山的盐垛在阳光下闪烁,远望如积雪覆盖的丘陵。

  雪白盐山,一点也没有说错。

  盐城军阵较为松散,但装备精良,想到那些昂贵的明光铠,周奕只叹韦彻好命。

  “韦大龙头,听说你的兵器都是从东溟派购得的。”

  “正是。”

  受了不小打击的韦大龙头,总算露出一些得色:“东溟派铸造的兵器精良耐用,乃是紧俏货,但只要韦某人下单,立时就能购得。”

  “因为我很有信用,从不拖欠他们钱款。”

  望着雪白盐山,韦彻不经意间露出了土豪气质。

  周奕看韦大善人的表情,也和颜悦色一些。

  这一晚,周奕歇在射阳城。

  他睡得很安稳。

  但是,韦大龙头府上,两位文书与大管家相继看过信后,全都沉默。

  韦彻坐在桌案前,目光穿过烛盏,看了三位军师一眼。

  又定睛在信中的某一行字上:

  “吾主游长江,过高邮,首来盐郡,与大龙头见过。江湖茫茫,人烟浩淼,能得一见便有三分缘法,故常言初见印象最深,他年再见,不复今朝.”

  信上说了江南、江北的局势,又言虎牙郎将公孙上哲正在备军南下。

  诸般局势,叫人眼花缭乱。

  但是,韦彻的眼睛扫过一圈后,还是盯在那一行字上。

  “他年再见,不复今朝”

  他念了一遍,将目光稍稍拉远:“三位兄弟,如何抉择。”

  盐郡因盐而富,他们占据一方,本意是左右逢源,一直观望到天下皆定。

  倘若无有今日之乱,看这封信,还能做些选择。

  这时再看,这普普通通的一封信,却能叫他们举棋不定。

  大管家带着隐忧:

  “虚行之以周大都督为主公,夸他是潜渊之龙不足为怪,只是我观他行事作风,确有风范。

  但当今局势,扑朔迷离,定鼎乾坤,不是一些才情武功就够的。

  西楚霸王势大,最后也败给刘邦,我们骤然下注,一旦失策,往后该怎么弥补?”

  身量高一点的文书道:“可否表达善意?”

  另一文书摇头:“你看他对铁勒王是什么态度?不过,他确实有资格说这番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