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出大唐

第146章 遁出红尘 先斩后奏(1/7)

  江都南城,扬子津渡口处水军让行。

  五牙大舰分列左右,拱卫着大队人马入城,瞧见这支队伍,江都城内的百姓起先也担忧惶恐。

  毕竟,骁果军入驻江都,没有带来安定,反让城内气氛更加紧张。

  若再来一支‘骁果军’,江都必定大乱。

  不过,一番打听知道是张须陀大将军的人马,城中百姓的恐慌登时压了下去,反倒有不少人到城门处欢迎。

  江都的百姓也知道,张大将军乃是真正的忠勇之将。

  大业六年时,他在齐郡见到大批灾民,决定开仓放粮。

  官属皆劝:“须等陛下诏敕,不可私赈。”

  张须陀却先斩后奏,又言:“百姓有倒悬之急,我以此获罪,虽死无恨。”

  后来转战各地,平四方贼众,三打知世郎,击败裴石,威震东夏,每战皆胜。

  近来虽败在大海寺,但并不影响他在诸多百姓心中的地位。

  宽阔的南城门附近,喧闹无比。

  点点阳光照耀在一位老将军的脸上,他旁边还有位眉骨三道疤的凶悍将军,一身甲胄,手持钢鞭。

  众人皆知,这两人分别是张须陀大将军,以及镇寇将军尤宏达。

  大隋猛将如云,论及平寇声名,当下便是他二人最盛。

  如今联袂而来,对江都的影响可想而知。

  这一老一壮之后,还有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三员虎将。

  “总算是入城了。”

  罗士信话语耿直:“我们从彭梁南下时也没料到入城会这般艰难。”

  张须陀提醒他一句:“江都皇城不比军阵打杀,莫要口无遮掩,在外边不要说这些,以免惹祸,还有你们俩。”

  “是。”

  秦叔宝三人一齐应声。

  他们三人抱怨江都官场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知晓陛下为何要召我们入城?”

  几人虽然在扬子县,但对骁果军的情况怎能不知。

  城中若无变故,以杨广的性子,顺着尉迟胜把他们放在扬子县便可。

  有大海寺这一败绩,怎样的安排都合乎情理,朝臣说什么都无用。

  张须陀望着尤宏达,自有几分考校之心。

  尤宏达看了自家大将军一眼:

  “听说宇文阀与独孤阀斗得厉害,咱们回来不见得讨好,尉迟胜与宇文阀关系紧密,独孤盛若非逼急,不会连续奏请陛下让大将军入城。毕竟,将军您与他的关系并不好。”

  程咬金从旁插嘴:“这两家在朝中势力极大,大将军若被夹在中间,恐怕还不如在扬子县待着。”

  秦叔宝点头:“将军打算怎么理会?”

  张须陀徐徐拈须,语重心长:

  “独孤盛虽有自家心思,但无需对他怀太大恶意,我还要登门感谢,今次若非他开口,还不知要在扬子县待到什么时候。我提及此事便是要你们明白,无论谁找上你们,都不要参与争斗,一切遵陛下之令即可。”

  尤宏达深以为然:“不错,该尊陛下之令。”

  罗士信则问:“何时去独孤府?”

  张须陀道:“等见过陛下之后再说。”

  张须陀说完,看向了那些远远迎接他的百姓,心中不禁惜叹。

  在扬子县的这段时日,他也曾派人伪装成商队,入六合城、清流城打探江淮军实情。

  相比于传闻,他更相信自己的眼睛。

  听着得力手下带回来的消息,他连续几夜没有睡好。

  此刻再看江都,想到其背后阴云,难以想象天子脚下,竟还有如此乱局。

  一念至此,心中既觉愤懑,又有种深深地无力之感

  ……

  “周先生,有您的信。”

  “谁寄来的?”

  “小的也不知,那人只说要给您,送信之后便走,其余一句也没说。”

  守门的阍人还描述了一下送信之人的样貌,周奕毫无印象。

  信封上并无署名,拆开火漆一看。

  里面也没留名姓。

  只不过,看罢信上内容,直叫他面露凝重。

  细细又看一遍,独孤凤好奇站在一旁,周奕目光微抬,把信递给她。

  沉默片刻。

  独孤凤又把信封翻开,确信没有署名:“会不会是卜天志叫人送来的?”

  “不是,若是巨鲲帮的人,不必神神秘秘。”

  “那这事可信吗,大明尊教的人因来护儿一事,已被大军围剿,龟缩不出,现在又要打到我独孤府上?”

  独孤凤又道:“会不会与张须陀进城有关?听二叔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