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第816章 815门当户对(2/3)

教学过程毋庸赘述,先从认音符开始,同时也得练练发音。

  过程比较顺利,但小王同学是皱着眉头的,因为她发现丈夫的音感并不算好,开始琢磨如何在这方面给丈夫上上力度。

  5月13日,星期五,晴空万里。

  唐植桐来到押运处的时候被门卫喊住,又有他一封信和最近几天积攒下来的报纸。

  打开办公室的门,唐植桐先去打了一暖瓶水,给自己倒上一杯凉着,才拆开信读了起来。

  信是武爱军写来的,他在信里说了一些前阵子案子的事情,说的内容也都是唐植桐已经从其他渠道知晓的内容,甚至信里的内容还没有唐植桐知晓的详细。

  表面上看起来,武爱军是在关心唐植桐,但在唐植桐看来,武爱军写这封信的目的是跟自己打听马薇,因为他在信里多次提及马薇这位女同志。

  “女大三抱金砖,嘿,你小子这是想抱金砖了?”唐植桐没想到是武爱军上门给马薇做的笔录,前两天去探望马薇的时候,她并未提及。

  武爱军对马薇有点意思,但马薇是什么意思?唐植桐摸不上,也不能贸然跟她求证。

  想来想去,唐植桐觉得这事不能着急,回去跟小王同学商量一下再说,不过在此之前也得先把武爱军稳住。

  唐植桐提笔给武爱军回信:

  爱军同志,见字如晤。

  我近几日参会未能及时看到来信,今日阅信,见字里行间尽是仁兄的殷殷关切,甚为感动,劳仁兄挂念。

  人民警察为人民,仁兄登门做笔录一事,切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属我等学习之榜样,我代表财务科全体两名同仁向你表达衷心的感谢。

  关于仁兄所问马薇同志的康复情况,目前想必应该是良好的,前几日前去探望,并未感染,已有所好转。

  此份无产阶级感情,吾必铭记在心,必待马薇同志康复上班后及时向其转达仁兄的关怀。

  关于仁兄所问马薇同志的交友情况,吾实不知情,待我打探清楚后再与君言。

  此致,祝工作顺利。

  半文半白的信,唐植桐是边写边笑。

  武爱军这老小子打听马薇的社交情况还打了个防止秦某人有同谋的幌子,说秦某人表面上是因为伤了马薇被抓,所以要调查好双方的社会关系,好做出相对应的安排。

  唐植桐估计武爱军写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扭扭捏捏的失了智,秦某人伤了马薇,不该查秦某人的社会关系吗?查被害人有毛用?

  不过唐植桐也是从这个年龄过来的,对男女之间朦胧的好感并不陌生,所以也没有点破。

  写完信后,唐植桐贴上邮票直接把信放在了分拣科,让武爱军收到信后再煎熬一阵子吧,感情的事情经历越久的煎熬,来的印象越深刻,后面才会越珍惜。

  昨天跟叶主任沟通合作医疗的时候,叶主任建议趁热打铁,不要等年终提交议案。

  现在的粮食供应情况很严峻,一旦夏收不理想,恐怕整个国家机器的关注点都会放在如何填饱肚子上,到时候合作医疗的优先级肯定得往后排,所以不如现在整理出来递上去,先把试点搞起来,竖起样板,方便后面在具备条件时全面推广。

  唐植桐认为叶主任说的在理,但他这会拖延症发作,打算过会儿再整理。

  已经有日子没有好好看过报纸了,唐植桐随手打开今儿早上从门卫拿过来的报纸浏览了起来。

  国外的斗争依旧此起彼伏,就连小日子也不例外,在国内反抗老美,国内对此放弃前嫌,很多城市用游行的方式表达了支持反对日美军事同盟条约,并对此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此外,报纸上还报道了领导与古巴代表团会晤的消息,预示着离大量古巴糖涌入国内越来越近了。

  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消息引起了唐植桐的关注,部委及地方上开始大力推广注音识字,并为此举办普通话朗读比赛,力求尽快扫除文盲。

  当看到报纸上就某些小事作为切入点,发表建议并寻求志同道合笔友的软文后,唐植桐笑了,看来郝仁最终还是采取了自己的建议。

  这是件挺好的事情,既让内心躁动的青年在情感、思想上有了倾诉对象,还拉动了邮票、信封的销量。

  邮票是邮政系统监督印制的,但销售却仍有地方依靠着个人的小卖部进行分销。

  再就是信封,别看一分钱一个不起眼,但绝大多数都是靠着家庭困难的妇女儿童一个一个糊出来的。

  各个环节都是能有收入的,虽然不高,但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

  眼下大家收入都差不多,无收入群体只要有口吃的,谁愿意去造反?

  看完报纸,唐植桐犹如批阅完奏折的皇帝,端起茶杯来心满意足的把凉白开喝光,又倒上一杯,才拿出自己此次下基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