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拒当冤大头开始奋斗

362、出成绩了!(1/5)

  “……在关注考生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考生的心理状况……”

  “……举个例子,就拿我在考场遇到的一个考生来说,他不仅门门考试提前交了卷,更是还口出狂言非复旦大学不上……”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关注考生的心理状况,不让范进中举的典故在当代重现……”

  王程鹏:……???

  听着收音机里熟悉的女声,王程鹏瞬间便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正是曾经在一中门口采访过自己的女同志。

  就是王程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孔雪雁口中的反例,也难怪跟自己聊过一次之后,她看到自己就走,压根没有跟自己多聊聊的意思。

  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我实话实说,你却压根没相信过我?

  王程鹏表示非常受伤,尤其是王美燕在听到孔雪雁的话之后更是天真无邪的说:

  “哥,好巧,收音机里的阿姨说的人跟你一样,也是非复旦大学不去。”

  “不过我觉得你俩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收音机里的人是在吹牛,”

  “而你,我的哥,你是有真本事的人!”

  王程鹏:……???

  有没有一种可能,收音机里说的人就是我?

  不过王程鹏自然不可能暴露自己的糗事,只能面无表情的说:

  “那还真是有些不太一样。”

  “小燕,快换个台,这个台不好听。”

  “关注高考考生的心理状况?”

  “你觉得我们家里的高考考生需要关注这种事情吗?”

  下意识看了眼柴房中正在劈柴的朱宏以及眼前淡定自若的王程鹏,王美燕点了点头,说:

  “这个节目的确是没啥看的,我们换个台听歌……”

  ……

  元旦过后,很快便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日子,那便是高考成绩的公布。

  虽然由于信息传播的不便利,再加上时代背景,对于高考分数的关注并没有那么大,但在小范围内还是有着巨大的关注度,尤其是在教育圈内。

  一中,校长办公室内。

  作为校长的曹德明此时完全处于懵逼状态,甚至又向电话那头确认了几次,这才自言自语道:

  “咋可能,高考状元怎么可能出现在我们这教育落后的小镇上。”

  “三百九十八分,那可是足足三百九十八分,满分都才四百分呢!”

  即便曹德明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并不会因为太过匪夷所思而改变。

  在接受了这个真的不太真实的设定之后,曹德明却是瞬间变得欣喜了起来。

  高考状元出在了自己学校,即便是在这个并不大肆宣扬分数的时代,这也是一件值得宣传和包装的事情。

  到时候,自己这所原本平平无奇的学校或许也能乘上高考状元的东风,一飞冲天,成为远近驰名的学校。

  “王程鹏……”

  这样想着,曹德明不断念叨着高考状元的名字,心中却是已经打定主意,开始安排起了接下来的事情。

  必须去王程鹏同志家看看,将学校的恭喜和祝福送上,到时候自己才能有宣传素材。

  这样想着,曹德明觉得自己是不能继续在办公室里坐着了,当即便冲了出去,火速安排起了去王家村的事情。

  另外一边,曹德明对王程鹏的安排却是一无所知。

  1977年是刚刚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此时还不会公布成绩。

  王程鹏虽然对自己的本事极其有自信,但也不可能在尘埃落定之前,大肆宣扬自己可能是高考状元的事情。

  他没有那么高调,同时也从来不会干那么没把握的事情。

  ……

  也许是学校出了高考状元的事情实在是太过震撼,即便只是借了个名,曹德明的内心仍然是无比的激动,

  准备了好些时间,曹德明这才带着办公室主任周立军一起去了王家村。

  虽然和王程鹏并不熟悉,但是王程鹏在报名时就留了地址,曹德明倒也不怕自己会找寻不到。

  前往王家村的路上,眼中满是难以置信,已经第五次问出了相同的话:

  “曹校长,你说这咋可能,我们这穷乡僻壤哪能出高考状元呢?”

  没好气的瞪了眼周立军,曹德明大声呵斥道:

  “你小子给我放机灵点,什么叫没可能,这事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还能有假不成?”

  “再说我们学校考得好的人可不止一个,据说有好几个人都过了重本线,还真是人杰地灵。”

  “凭着这份成绩,到时候我说不定还能再往上走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