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港岛百年

第231章 上美厂(第三更)(1/2)

  因为现在国际摩托车赛只有13个分站,内地是在2000年以后才加入的。

  现在只有两个型号的摩托车赛,125以及250两个型号,而且都是二冲程。

  一直到后面才解锁更高级别的。

  欧洲那边的人口才多少,所以一百万的人流量这已经是多伦公司以及国际赛车协会想到的极限了。

  “还是按照我们的计划去做。”李松可是知道太湖周边都是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而且都是江南富庶地区。

  苏南,浙,沪,到时候指不定来多少人呢。

  李松还记得原主跑几个小时去看电影,所以这么大的比赛,到时候究竟有多少人,这个不好说。

  因为这个时候没啥娱乐活动。

  “好的。”李天佑点点头,甲方要求怎么做,那么乙方就要按照要求怎么做。

  李松签署了一些文件,主要就是资金使用情况。

  李松在办公室办公,周科长就敲门进来了:“阿松,这些房子都要卖。”

  在上个星期,李松就让周科长想办法帮自己在沪上这边找一些房子,现在出国热,很多人就卖房子出国。

  沪上现在买任何地方都不亏,至于浦东新区,还要十年时间才开始搞的。

  李松预料的不错,外滩的小洋楼真的有人卖,而且价格在李松看来是很便宜的。

  “这都要了吧。”李松看了看五套小洋楼,都拿下,这几套都不算古迹那种,古迹装修什么的很麻烦的,越是往后这些地方越是住着糟心,哪怕就是搞维修,都要多部门审批。

  “好!”周科长对于李松买房子的态度已经不稀奇了。

  剩下的事情不需要李松操心了,周科长自己就代办了。

  李松来了也没打算见当地的领导什么的(不好写。)

  第二天李松就乘坐一架运五,去赛场建设上空溜达了一圈,在天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下面赛场是什么样子的,因为赛场已经有个雏形了,有很多的人正在修建赛道。

  看完之后李松也没去见多伦公司以及国际赛车协会的人,因为他们在太湖三傻的办州。

  不过李松下了飞机之后,打算去美术电影制片厂看看,后来这个与上影厂合并了,这次不知道能不能合并。

  李松准备大搞动画片,迪士尼是怎么起来的,就是动画片啊。

  上美厂后来没落怎么说呢,有很多原因,有体制的原因,有思想的原因,还有就是国外金钱,文化的冲击。

  当然也有国外相关企业处心积虑的分割打压,文化的争斗向来都是很隐秘的。

  国外的某些机构早早的就在国内布局了,只是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大家才祛魅的,但是那些文化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几代人。

  80年代后期,上美厂的骨干几乎全部辞职,因为不甘心拿一样的工资,谁不想过好生活,别人开几倍,十几倍的工资。

  所以李松决定看看上美厂这边有什么打算,奇妙杂志社可以与上美厂建立一个合资公司。

  李松在港岛是见过上美厂的厂长,姓高。

  李松就给刘家乐打电话,询问了上美厂的电话,然后就打了过去。

  上美厂最近内部最近也有一些问题,其实就是内部的一些矛盾。

  分为两派,一派是要拿奖金,也就是谁做的多,谁的贡献大,谁就多拿点。

  一派是这样做会让上美厂追求名利,放弃原来的初心。

  特别是一部分人去港岛,见识到了奇妙杂志社内部的工资构成,哪怕是同时入职的,别人业绩好,工资就高,业绩不好工资就低。

  不过这些矛盾现在都在巨大的荣誉之下掩盖着,但是荣誉越大,矛盾就越大。

  星际佣兵的动画片已经在阿美播出了,奇妙杂志社卖的是三万美金一集,一个星期阿美那边播放两集。

  这是巨大的荣誉,因为上美厂也被列在了动画片的结尾,上美厂制作的。

  上美厂给奇妙杂志社代工一集是五万港币,一集二十分钟,十分钟大概一千张的样子,一张25港币。

  这个账目是明明白白的,我画了多少张,多少钱。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厂子还有政策什么的都起到了作用,但是一张多少钱这就是一根刺。

  哪怕拿一半呢?

  哪怕拿三分之一呢?

  所以一部分人心里就不平衡了,在明明知道自己创造了多少财富之后,再回头看自己拿的工资。

  另外有些其他岗位的闲出屁来的拿的比自己高。

  而且恰好上级在说开放的事情,所以一部分人就心动了,但是没法说。

  没法说,就憋在心里,这就会导致矛盾越来越深。

  李松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