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50章 历史的交棒(1/4)

  在野外煎熬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赵铁柱这个自封的“后勤主管”就以“保障物资供应”为名,果断申请撤回条件稍好的寨子里去了。

  陈默也懒得管他,这小子只要不给自己惹事就行。

  不过,赵铁柱倒也没完全食言。

  之后的几天里,他几乎每天上午都会走四小时山路,下午走四小时,整天用担子颠簸着送来一些新鲜水果和寨子里买的熟食。

  陈默都有些被这小子的执着,而惊讶了,让他没必要来回这么麻烦。

  结果这小子,非要表示自己有得是精力和力气,每天都在寨子和橡胶林八个小时的往返。

  这对于天天啃压缩饼干、喝凉水的许教授蚂蚁野外团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赵铁柱立刻成了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人,尊他一声“赵哥”。

  野外环境基本无法改变,但伙食的改善极大地提振了大家的士气。

  到了第四天,学生们终于从他们“周师兄”口中,得知了陈默的真实身份。

  不仅仅是橙子手机的老板,更是身家十几亿、手握颠覆性气态锂电池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进过大会堂领奖的科技新贵!

  消息传开,学生们看陈默的眼神彻底变了。

  同龄人之间巨大的差距,让人连嫉妒都生不起来,只剩下浓浓的羡慕和一丝丝敬畏。

  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研道路的学生,瞬间把陈默当成了偶像,围着他好奇地问领奖的感觉、见到大人物的心情,纷纷改口叫起了“陈哥”。

  连许教授知道后都颇为惊讶,看着陈默感慨道:“我还真是小觑天下英雄了,陈先生如此年轻就有这般成就,失敬失敬!”

  “许教授您太客气了!叫我小陈就好,我只是运气好,站在了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的风口上,侥幸拿了个小奖。”

  陈默连忙摆手,态度依旧谦逊。

  “在您这样深耕基础生物领域数十年的前辈面前,我永远都是学生,以后还要多向您请教学习!”

  一周时间,陈默就在忙碌的协助、抽空的请教与艰苦的适应中,飞快地过去了。

  陈默感觉自己像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许教授关于蚂蚁世界的知识,同时也将自己系统获得的三级仿生方案中的关键点,转化为具体问题向许教授求证。

  甚至小周这个主研电子机械的工程师,都有点跟不上两人的思路了。

  晚上,陈默晚上躺在帐篷里,他感觉自己关于蚂蚁仿生的种种疑问,差不多都有了答案。

  明天,就该踏上返程的路了。

  凌晨一两点,陈默在湿热的帐篷里辗转难眠,忽然瞥见外面有微弱的手电光晃动。

  他悄悄起身,掀开帐篷一角,发现是许教授。

  对方正轻手轻脚地查看学生们帐篷的情况,看到陈默出来,笑着对他比了个“嘘”的手势。

  陈默会意,跟着许教授轻手轻脚地走出营地范围。

  他笑着低声道:“许教授,您这是要去灯诱点收样本吧,您一个人太累了,正好我也睡不着,跟您一起去搭把手?”

  许教授借着星光,看着陈默年轻却带着坚韧的脸庞,哈哈一笑。

  “我这老家伙是觉少,才睡不着,小陈你啊,是心里装着大事,才睡不着哦!”

  “哈哈!”陈默笑了笑:“许教授您谬赞了!”

  两人打着手电,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林间空地设置的灯诱点。

  明亮的诱捕灯下,飞舞着各种趋光昆虫。

  两人小心地避开其他虫子,用吸虫管精准地捕捉着被灯光吸引来的目标蚂蚁种类。

  因为这工作有些枯燥,两人便一边操作,一边闲聊。

  陈默看着许教授专注而熟练的动作,想到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这样的工作,由衷感慨。

  “许教授,这野外条件真的太艰苦了!”

  “我听小周说,您这二十多年,足迹遍布全国大疆南北,野外一呆就是几个月,积累了十多万蚂蚁标本,为我国新发现了四百多种蚂蚁,填补了那么多空白”

  “我是真心佩服您!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路呢?”

  许教授手中的吸虫管微微一停,眼中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

  “我选这条路啊,其实还跟一个当初在我们学校扫厕所的老先生有关!”

  “哦?”陈默来了兴致,手上动作不停,打趣道:“扫厕所的老先生?莫非是传说中的‘扫地僧’,给许教授您做了生物学启蒙?”

  “哈哈!小陈你说得倒挺贴切!”

  许教授爽朗地笑了:“那位老先生还真是我生物学路上的‘扫地僧’,我能走上这条路,多亏了这位老先生的启蒙。”

  这下陈默更好奇了:“许教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