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64章 陀螺仪路线之争(3/6)

意他不必拘礼,正要介绍同伴。

  赵铁柱已经抢先一步,笑嘻嘻地伸出手:“橙科的冯厂长是吧?我是橙子科技市场部主管,赵铁柱!给面子叫声赵哥就行!”

  冯国富看着赵铁柱那张透着精明的老脸,不疑有他,忙不迭地双手握住。

  “哎哟,赵哥!您好您好!以后橙子采购,还请赵哥多多关照咱们自家兄弟企业啊!”

  他姿态放得很低。

  陈默忍俊不禁,赵铁柱这小子就爱在辈分上占人便宜。

  于是,他转向冯国富,指了指宫韵:“这位,冯厂长你应该不陌生,咱们橙子的大总管,宫总,1月份给你们橙科雪中送炭的扩产资金,就是她签的字!”

  冯国富脸上的热情瞬间又拔高了一个度,带着由衷的感激,再次躬身与宫韵握手。

  “宫总!太感谢您了!1月份真是解了燃眉之急!没有您的支持,扩产根本进行不下去!以后还请宫总继续关照!”

  宫韵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微微颔首:“冯厂长客气了,是橙科值得这样的投入!”

  寒暄过后,赵铁柱迫不及待地拉着冯国富到一边,又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他那“放大微电机”的造车梦想。

  宫韵则走到展台后坐下,轻轻拉开猫包拉链,将毛茸茸的小咪抱了出来,放在铺着绿绒布的桌子上。

  小咪的出现,如同一个萌系磁石,立刻吸引了几对带着孩子的游客围拢过来。

  宫韵微笑着,一边护着小咪,一边自然地拿起橙科的宣传册递给好奇的家长和孩子,巧妙地利用萌宠为冷清的展位带来了一丝人气。

  陈默则悄然走到周明哲身边,凝神倾听他与保罗的对话

  “周先生,我还是坚持,我必须拿到MYT-2.0和MYT-3.0的实物样品,带回我们实验室做全面的精度测试和验证!”

  “空口无凭,你们标注的这些参数,尤其是MYT-3.0的‘0.00001°/h’,这太不可思议了!”

  保罗的英语带着明显的鸥陆口音,语气强硬,碧绿的眼睛里满是怀疑。

  周明哲年轻的脸庞上带着技术人员的执拗,他指着展柜玻璃罩里一个被小心固定、体积更小、表面涂覆着特殊哑光黑色涂层的陀螺仪核心部件。

  “保罗先生,MYT-2.0的样品,我们可以提供给您测试,但MYT-3.0,这是我们目前工艺的极限,制造极其困难,成品率极低,展台上这个是唯一能稳定运行的工程样品,不可能让您带走,这涉及到核心技术和保密问题!”

  “周!这位是?”保罗注意到了走近的陈默,有些不悦地打断周明哲,看向这个气质沉稳的年轻人。

  周明哲连忙介绍:“保罗先生,这位是我们橙科微电机的老板,也是我们陀螺仪项目的重要参与者--陈默,陈总!”

  陈默对保罗礼貌地点点头,随即看向周明哲,温和但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明哲你说得对,MYT-3.0的样机不能离开展台!”

  他转向保罗,目光平静却带着穿透力:“保罗先生,我理解您对精度的怀疑,但能否告诉我,您质疑的核心点是什么?”

  这些老外面对种花出现的技术,由于长期被媒体洗脑,总是抱有莫名的自信。

  保罗被陈默的气场所慑,稍微收敛了些傲慢,但质疑依旧。

  “陈先生,恕我直言!

  你们的机械陀螺仪核心部件使用的是铜合金,这在现代高精度陀螺领域是极其罕见的!

  铜合金在60年代就被证明其结构强度不足,无法支撑超高精度陀螺仪对稳定性的苛刻要求,早已被钛合金、碳纤维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淘汰!

  我无法理解,你们是如何用这种‘过时’的材料,宣称达到五个零(0.00001°/h)这种接近理论极限的精度?

  这违背了材料力学的基本认知!”

  他的语速很快,显然自认为抓住了橙科陀螺仪技术的关键破绽。

  陈默没有直接反驳,反而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微笑,抛出一个问题:“保罗先生,您对铜合金用于陀螺仪的传统优势,想必很了解吧?”

  保罗一愣,不明白陈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出于专业素养和对自己知识的自信,他下意识地开始列举。

  “哼,铜合金的优势当然有!

  第一,高弹性极限与稳定性:比如常用的CuBe1.7铍铜合金,通过铍固溶强化,弹性极限能突破1000MPa,远超市面上300-400MPa的普通钛合金。

  经过精密时效处理,内部析出的GP区能有效锁定位错,确保精密弹簧在长期振动下的变形衰减率能控制在惊人的3%以内,而普通陶瓷复合材料可能超过15%!

  还有PT18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