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创业:我真是造手机的啊!

第188章 远橙的新变化(1/4)

  深城,泷华,远橙新能源产业基地,黑色的奔弛S600缓缓驶来。

  与市中心的繁华不同,这里曾是以国宏工业园为代表的零散电子制造业聚集地,也是深城的关外“不毛之地”,今年才正式划入深城特区,开始适用特区政策。

  如今,其中最显眼的一片区域,早已到处挂上“远橙新能源产业基地”的标识,快半年之久了,路口路牌上的路标都有了。

  车辆还未接近基地大门,窗外的景象就让陈默微微有些惊讶。

  记忆里三个月前还略显冷清的街道,此刻已是熙熙攘攘。

  各种小吃摊、快餐店、便利店、水果摊沿着街道一字排开,原本一层的老式民居也大多改造成了商铺,人流如织,其中绝大多数都穿着远橙统一的蓝色工服。

  喧闹的叫卖声、食物的香气、工人们午休交班后放松的谈笑声,交织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市井图画。

  “变化真大啊!”陈默不由得低声感慨了一句。

  四月份他来这里闭关研发三代气态锂技术时,还只有零星的几个小摊贩,如今却已自发形成了一个为远橙数千名工人服务的繁荣生活区。

  仔细想想,这爆发式的增长却又在情理之中。

  仅仅是2011年上半年,远橙就斩获了军采120亿、国企订单60亿、自销30.8亿、智橙统采34.2亿的巨额订单,总营收半年就达到惊人的245亿!

  如果以今年上半年远橙的营收为计量单位,横向对比橙子系所有公司:

  1个远橙=16个橙子=40个橙科=80个橙宝=1200个橙创

  自今年三月份开始,在基建狂魔的Buff加持下,规划占地15万平方米的改造厂区,已初具规模,基本功能区建设完成。

  预计的近万工人,也已到位了三千余人(以半自动产线为主),依托革命性的三代气态锂技术,实现了日产150万支气态锂电芯,月均营收额高达40.8亿。

  一个简单又直观的对比:现在远橙一个月的营收,就几乎可以买下不包括专利和支付牌照的整个“橙子科技”!

  橙子:我怎么就成计量单位了?谁让你这么算的?

  而这,还仅仅是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开始爆发的前提下,取得的营收。

  一旦补贴政策落地,市场需求井喷

  陈默甚至觉得,未来远橙一天的营收就可以买下一个“橙子”,也并非不可能。

  当前远橙新能源产业基地,由于可供扩张的土地没了,规划的功能区主要以厂区为主,不包含工人的生活休闲区。

  功能区的规划主要是:

  1、电芯生产区(40%):注入产线、激光刻蚀型产线、气态锂电芯主产线。

  2、模组组装区(25%):电池包集成组装。

  3、测试与质检(15%):电池性能实验室、安全验证中心。

  4、物流仓储(12%):自动化立体仓库、原材料预处理区,管控A类催化物保管仓。

  5、办公研发(8%):紧邻生产区,便于技术协同。

  目前,基地实际使用的区域约5万平方米,另有10万平方米处于空置状态,为未来的产能爬坡预留了充足空间。

  此时,远橙新能源产业基地气派的大门前,总经理许明远带着另外两位听调不听宣--负责生产的刘继平和负责研发的柳明侦,以及一众主要高管,早已列队等候。

  这阵仗引得下班路过的工人们纷纷侧目,路边的小贩们也交头接耳,猜测着是什么大人物要来视察,能让公司的高层领导许总、刘总、柳总全部出动。

  黑色的奔弛S600平稳驶来。

  陈默瞧见门口的迎接阵仗,当即示意小郑在门口停车就好,不用再往里走。

  他从副驾的周雨萌手里,接过一只口罩。

  这是山城二姐陈岚拿到“正版”授权后注册的自营“Valentine橙子”品牌,知道他日常公众面前出现都要戴口罩,专门为他定制的款式。

  由于是要给臭弟弟用的,所以陈岚十分用心,这口罩的质感确实没话说。

  材质亲肤不闷汗,设计走极简风却透着高级感,三层不同面料贴合面部生理结构,戴久了也不压鼻子。

  可转念一想,陈默又忍不住腹诽:谁家正经奢侈品品牌会做口罩啊,即使是山寨奢侈品也是很离谱的事啊!

  更有意思的是,这款定制口罩,在山城半橙大厦的2层的LY、Guci门店隔壁的“Valentine橙子”门店里,还有同款在售。

  它直接被归成了“奢侈品”,单只售价高达3999元,而设计总成本12万,制造成本165一只,综合成本大约180元左右。

  更魔幻的是,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