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藩镇过于凶猛

第234章 顶级谋士的魅力(3/8)

样乱摊派徭役,结果被村里的后生给告了!”

  “您猜怎么着?不出三天,监察司就来人把他给抓了,证据确凿,枷了枷锁,在我们十里八乡游街示众!”

  “嘿,那场面,别提多解气了!”

  “老百姓们跟在后面,把烂菜叶子、臭鸡蛋全往他身上扔!从那以后,再也没哪个衙门里的人敢跟我们耍横了!”

  他伸出粗糙的手指,指了指脚下平整坚实的官道,脸上满是与有荣焉的自豪。

  “道长,您看咱们脚下这路,就是刺史府带着咱们修的!不是白干活,是正儿八经的招工,管两顿饭,都是实打实的麦饭,干一天活还给三十文钱哩!”

  “这在以前,哪有这种好事?以前服徭役,那是往死里折腾人,还得自负口粮,现在啊,大伙儿都是抢着报名来干活。”

  “以前这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牛车都能陷进去半个轮子。现在多平整!”

  “听说啊,刘刺史还要在新安江上修个大水坝,以后咱这地界,就再也不怕发大水淹田了!”

  “而且现在城里新开了好几家‘惠民药铺’,也是刘刺史办的,里面的药材,价比城里其他药铺便宜三成不止,还专门从外地请了好几个有名的大夫坐诊,看病也便宜。”

  “所以啊,俺现在虽然也担心,但心里不慌。凭俺这几个月修路攒下的工钱,再加上卖了这车山货,足够给俺娘好好看病抓药了。这日子啊,有盼头了!”

  “对了?还有一事!”

  车夫像是又想起了什么宝贝,特意压低了声音,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对道士说道。

  “刘刺史还在各县办了‘义学’,说是七岁以上的娃,无论穷富,都能去读书认字。不收束脩,就只收一点点书本纸墨的成本钱。俺家那臭小子,今年八岁,现在每天都背着他娘给缝的小布包,摇头晃脑地去上学,回来还拽着俺,教俺认家里的油盐酱醋几个字呢!”

  “嘿嘿,这在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啊!俺们这些泥腿子,祖祖辈辈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哪敢想后辈还能有读书识字的一天。要不说老刘家怎么能一直坐天下呢,厚道啊,起码把咱们当人看。”

  道士闻言,斗笠下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废苛捐、设监察、修基建、办义学、开惠民药铺……

  他轻声道:“原来如此,刘刺史确是一位仁德之主。”

  车夫像是找到了知音,用力地点了点头,一拍胸脯,嗓门更大了几分,仿佛在说自家亲戚的事情一样,充满了骄傲。

  “可不是嘛,道长,不瞒您说,我们这歙州的老百姓,现在私下里都说,刘刺史就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特意来搭救我们这些苦哈哈的!”

  道士听着车夫这些发自肺腑的朴实话语,目光扫过官道两旁,那些刚刚修葺一新、规划得整整齐齐的田埂与水渠。

  那双沉寂了太久的眸子里,终于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光彩。

  他这一路行来,所听所闻,皆是印证。

  这歙州,俨然已是一片与众不同的新天地。

  牛车又往前行了一段路,前方路边的山林里,忽然骚动起来。

  紧接着,竟走出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百姓,扶老携幼,拖家带口,人数足有数百。

  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神情麻木,身上的衣服破烂得几乎无法蔽体,仿佛一群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饿鬼。

  然而,当他们汇入平整的官道,看到道旁那些精神饱满的修路民夫时,麻木的眼中,却又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一丝丝的憧憬与希冀。

  他们默默地跟在牛车后面,朝着郡城的方向艰难跋涉。

  道士心中好奇,便向车夫发问。

  车夫对此早已见怪不怪,甚至还朝那些人友善地笑了笑。

  “嗨,山里的逃户呗。”

  他语气平淡地解释道:“前些年,被官府和那些豪强大户逼得活不下去了,交不起租子和税,只能拖家带口地躲进深山老林里,靠打猎挖野菜过活,跟野兽抢食。那日子,苦啊,十个人进去,能活下来三五个就不错了。”

  “如今刘刺史下了明令,广招流民,不问过往。只要肯从山里出来,以前欠的税、犯的事儿,全都一笔勾销。刺史府还在城外专门设了几个大的安置点,只要去了,就先发一身干净衣裳,每天还能领两顿热粥。”

  “等登记好户籍,就分田地、分农具、分种子。分下去的田地,头两年还免税。所以啊,这些日子,天天都有山里人成群结队地出来投奔。俺听说,不光是咱们歙州山里的,连隔壁宣州、饶州那边,都有活不下去的百姓,拖家带口地往咱们这边跑呢!”

  道士看着那些汇入官道的人流,他们就像一条条细微的涓涓细流,正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汇入名为“歙州”的这片湖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